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发展理念
内容
商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逻辑层面,分八章对新发展理念这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解读。通过对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动力、目的、方式、路径、条件等的阐述,科学回答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具体内涵,既注重理论的学理性阐述,又注重理论的通俗性解读,旨在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真正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有益的参考,做到在具体的实践中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共同富裕的深意与价值。

作者简介

王立胜,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

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共潍坊市委副秘书长,中共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潍坊市副市长、山东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喀什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喀什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对策奖、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目录

第一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003

二、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百年发展实践经验总结 /011

三、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关注点 /015

四、新发展理念的目标旨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025

第二章全面系统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 /032

二、新发展理念的政治立场:坚持党的领导 /043

三、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 /049

四、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 /055

五、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道路:和平发展之路 /062

第三章新发展理念的动力:创新发展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070

二、创新发展中的短板及其形成的原因 /082

三、拓宽创新发展的路径 /094

第四章新发展理念的方式:协调发展

一、协调发展是平衡国内国际格局的内在要求 /112

二、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社会矛盾的主要诱因 /122

三、重点处理好协调发展中的几对关系 /128

第五章新发展理念的条件: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42

二、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 /150

三、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162

第六章新发展理念的路径:开放发展

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 /176

二、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 /189

三、推动全方位的“走出去”战略 /203

第七章新发展理念的目的:共享发展

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 /218

二、坚持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共享发展道路 /229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 /242

第八章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54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265

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275

后 记 /289

前言/序言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大国发展的过程,必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波澜壮阔、实践宏大独特、成就举世瞩目,“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个问题始终贯穿其中,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问题领域接力探索的重大成果。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系统阐释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精辟阐述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深刻阐明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对新发展理念进行了系统阐释,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书出版,收入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文稿72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发展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底蕴,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在分析当今世界矛盾和人类既有发展观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引领新时代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顶层设计,是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和合理安排当今国际秩序的中国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在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新的辉煌成就,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创出新的发展境界。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新起点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全体党员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本书力图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逻辑层面,分八章对新发展理念这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解读。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百年发展实践经验总结,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从未遇到过、西方经济理论始终无法解决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注点在于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统一本领;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增强统筹兼顾发展的本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领;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增强合作共赢本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增强共同富裕本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做到“人民至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面系统把握新发展理念内涵。新发展理念是深度洞察国内外发展实然状况与应然趋势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必须坚持历史思维、立足时代背景、坚持全局视野与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辩证思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坚持和平发展之路的发展道路。

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动力。创新理念是涵盖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等诸多方面的总体理念。我国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虽取得巨大进步,但创新发展领域仍存在诸多短板,表现为创新发展整体不均衡、普遍不充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所需要重点发力之处。拓宽创新发展的路径,要坚持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创新发展的文化自信、整合资源攻克核心科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继续加强创新的国际合作。

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方式。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就是要使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向同步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协调发展是平衡国内国际格局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是社会矛盾的主要诱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通过更加平衡和更加充分的发展来满足。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必须处理好“‘五大文明’同步推进,公平与正义,改革、发展、稳定,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人民群众可接受程度,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需求”之间的关系。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条件。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贯穿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坚持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内在属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两山论”引领新时代高质绿色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倒逼和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浪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开放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路径。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是主动的、双向的、公平的、全面的、共赢的、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必须适应世界形势的新调整,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合作,提高开放质量,深度融入世界,参与全球治理。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要立足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完善内需体系;以国际循环为支撑,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循环双向打通。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要积极推动全方位的“走出去”战略,在推进全方位开放,构建多元化对外开放格局,推进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更深层次改革,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上下真功夫、苦功夫。

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目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贯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一条线索,要始终坚持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共享发展道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具有紧密内在逻辑的集合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一体把握、全局统筹、协同推进,在形成联动效应中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南。本书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既注重理论的学理性阐述,又注重理论的通俗性解读,旨在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真正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有益的参考,做到在具体的实践中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本书对新发展理念的探讨是初步的,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难免有不妥之处,真诚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立胜

2021年8月于海云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发展理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立胜 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70209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