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海派文学论/海派文学研究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清理现代海派文学,描述了这一历史文学现象,并包含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价值判断。作者没有将“海派文学”看成唯以地域为标准的大火锅,而是趋赴于从“现代”这一板块来厘定海派文学的概念,为考察海派文学在当代的命运提供了一些切实的说法。所选择的的作家,既非海派的全部,也并不完全是一流作家,而或是阶段的代表,或是风格的代表,或是学艺身份的代表。本书是“海派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供近现代文学研究者参考阅读,也可作为近现代文学爱好者了解海派文学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许道明(1946-2005)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京派文学的世界》、《海派文学论》、《朱光潜:从迷途到通径》(合著)、《中国电影简史》(合著),以及《木槿花的传说》、《挽歌的节拍》、《闲话外国人》(合著)等。主编或参编的有关教材、教学参考用书及工具资料书有《新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中国文论选》、《海派小品集丛》、《箭与靶》等十余种。 目录 第一章 走近“海派” 一 “南北文化”论 二 近代海派艺术 三 现代海派文学 第二章 上海文化与海派文学 一 “城”与“市” 二 上海的“市”文化性征 三 海派文学辨正 第三章 海派文学的风雨行脚 一 黎明期(1925—1932) 二 发展期(1932—1937) 三 成熟期(1937—1949) 第四章 海派文学的历史地位 一 五四新文化和海派文学 二 现代主义和海派文学 三 都市文学和海派文学 四 中间路线和海派文学 第五章 海派文学风景线(一) 一 张资平—叶灵凤 二 滕固—章克标—林微音 第六章 海派文学风景线(二) 三 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 四 戴望舒—路易士 第七章 海派文学风景线(三) 五 章衣萍—林语堂 六 刘大杰—赵景深 第八章 海派文学风景线(四) 七 予且—谭惟翰 八 徐讦—无名氏 九 张爱玲—苏青 第九章余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海派文学论/海派文学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许道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5779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6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1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70 |
| CIP核字 | 2021119598 |
| 中图分类号 | J209.9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6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