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这一特定的形态,它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也因此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本书的取材范围不再限于绘画或雕塑等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 作者简介 郑岩,考古与美术史学者,原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博物馆工作期间零距离地接触文物,感受到文物的重量、质感、味道。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逝者的面具》《看见美好》等。 目录 引言 正编 一、“铁袈裟”不是铁袈裟 二、武则天的金刚力士像 三、打碎铜铁佛 四、高僧的诗咏 五、将衣为信禀 六、重塑历史 七、讲述的深处 八、圣光散去 外编 九、阿房宫图 十、龙缸和乌盆 十一、六舟的锦灰堆 十二、何处惹尘埃 补记 鸣谢 插图来源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7196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42 |
| CIP核字 | 2021124765 |
| 中图分类号 | J11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