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北宋音乐编年史/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北宋音乐编年史》一书以编年史的叙事方式与研究视角对北宋音乐断代史进行研究,试图寻找一种新的音乐史叙事方式与研究模式,从整体上梳理与阐释北宋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该著分为三个部分:绪论、北宋音乐编年史及编后语。在绪论中,作者阐述了编年史作用于北宋音乐史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并对北宋音乐编年史的编撰体例进行说明,指出编年史的历史叙事方式与研究视角作用于21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学术意义并非仅仅是对于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其真正的理论意义在于对音乐史的叙事与重构。第二部分北宋音乐编年史是著作的主体,按照北宋九帝分为九编,在编撰体例上,借鉴纪传体与纪事本末体的撰述特点,在编年中加入历史事件、考证与评注,并且对重大音乐事件进行专题编年,以保持音乐事件叙事的完整性与多元性。在编后语中,作者根据北宋音乐编年史,对北宋音乐及其研究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作者简介 黄艺鸥,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音乐学家洛秦教授。致力于中国音乐史研究,关注乐器学及宋代音乐断代史研究领域,公开发表《北宋仁宗朝音乐叙事:开创北宋音乐文化新格局》《北宋都城汴京的音乐文化与声音景观研究》等学术论文十数篇,作为分卷编者出版编著《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音乐载体与组合》《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研究理论与述评》,主持文化部文化艺术项目《南宋音乐编年史》等项目。 目录 丛书总序 王瑞 丛书主编 序 洛秦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相关思考 第二节 北宋音乐编 年史理论思考与编 撰体例说明 第一编 宋太祖(960—976) 第二编 宋太宗(976—997) 第三编 宋真宗(997—1022) 第四编 宋仁宗(1022—1063) 第五编 宋英宗(1063—1067) 第六编 宋神宗(1067—1085) 第七编 宋哲宗(1085—1100) 第八编 宋徽宗(1100—1125) 第九编 宋钦宗(1125—1127) 编后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北宋音乐编年史/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艺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66020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9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05 |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70 |
| CIP核字 | 2021187098 |
| 中图分类号 | J609.244.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