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故土(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故土(精)》为当代作家苏叔阳著长篇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品,1986年获第一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中有新意有特色的一部作品,它以很强的可读性,吸引了广大读者。

作品写了中西结合的新华医院以院长接班人选为中心的改革斗争,以白天明为主角的爱情纠葛,试图以白天明同吴珍的婚姻为依托的爱国主义的三条线索。作者力图通过多条线索的交错重叠,来追求作品主题的多义,来表现当代生活的纷纭复杂和绚丽多彩。

内容推荐

苏叔阳著的《故土(精)》通过伪君子、政治投机商安适之觊觎院长宝座、四处钻营,终于进入老院长的办公室;老院长林子午虽然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精心物色接班人,但最后终因心力交瘁,悄然离开院长办公室;某些上层领导由于偏听偏信,受安适之的蒙骗,终于使安适之登上新华医院院长宝座,实际上愚弄了全院职工的这么一个改革过程,表现了改革斗争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具有意味深长的警示作用。小说中以白天明为主角的“爱情四重奏”写得波澜起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是白天明同吴珍演出的那一幕“爱情绝唱”,可说是催人泪下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北京火车站的大钟老是那样,以固定的频率一丝不苟地运转着,每隔一定的时候,奏出一定的曲调,然后庄严地敲响,从来不照顾人们的心情。

袁静雅已经在大钟下徘徊了三个钟头。每一次钟响都撩起她的烦躁和不安。和她一起来接白天明的郑柏年因为有一个手术要做,等了一趟车,见没有白天明,就自己先回去了。她呢,不死心,要再等几趟北上的列车,所以就单独留下来了。

车站的广场,夜晚很凉爽。四面吹来的微风扫荡了白天的暑气,她手里那把盛开的花又泛起一阵阵的香气,使她觉得比在家里舒服得多。这花是父亲袁亦方和魏旭之伯伯要她买的,它代表两位老人的心,献给受了一场罪,重新归来的白天明。这举动颇有些洋化,与老中医的身份不合,但俩老爷子以为不如此便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静雅只好从命。车站上来来往往的旅客很多,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什么人关注这花和这拿花的女人。然而,也有几位好事之徒,远远近近地跟着她,用探询的目光扫射她,好像在看一个星外的来客。这目光使静雅很不自在,有几次她不由得停住脚睁大眼睛,向探索者投去一束激光似的目光,看得那好奇者急忙别转脸去。

这种探寻的、审查似的目光,袁静雅近来是太熟悉,太厌烦了。自从她和安适之离婚以后,这目光便包围了她。人世间有时候也的确缺少公平。离婚本来是男女双方的事,是非自有人心管着。可在一些人眼里,离婚总归是女人的不对。背叛了正义、亲人的安适之,由于是男人,就得到宽容,而被迫离异的静雅却常常遭到冷眼的射击。袁静雅已经三十五岁了,充满梦幻的青年时代已经去而不返,但是,秋天般的中年也还没有正式到来。她常常在希望中惶惑,又在惶惑中希望。她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了幼稚,不再为一点点小事而激动。但她又觉得自己还远未成熟,常常为了无谓的流言而伤神。

流言是私欲的产儿。人类有了私心也就有了流言。

倘使一个人有了出众的成绩,流言便像苍蝇般叮上了他;倘使这有成绩的人是个女人,流言便会增加一分;又倘使这女人还算得上美丽,流言就更增加一倍;再倘使这女人是单身独处,那么流言就会有如澎湃的浪涛。不幸得很,袁静雅具备以上这四点,便一时间成了流言的靶子。好在这流言还都止于猜测,没有到达演绎的程度,只不过以关心她的形式表现出来。常常有人劝她和安适之复婚,婆心苦口,再三再四,很有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她原来曾以为是安适之派来的说客,一定领受了什么好处。可细一打听,也不,都是些热心成性的人,受不了任何一个全须全尾的女人和男人离婚。好像他们生到人世的惟一任务就是撮合一切离异的夫妇。其实,他们无非想得到自我道德的满足,维护一种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的道德,至于这道德是否合适,当事人是否幸福,那就不是他们的事情了。

复婚,是绝对不可能的。静雅看见安适之就产生幻觉,以为见到了一个“克格勃”。和一个间谍同床共枕,她受不了。于是,她坚决地回绝一批又一批的复婚论者。用了三年的工夫,才让这些热心家屏声敛气。可是,接着又来了一批改革论者,力主她赶紧恋爱,抓着一个合适的人,马上出嫁。不然,二婚的女人,同年轻姑娘相比,哪怕是跟老姑娘比,也缺乏竞争力。袁静雅连想都没想到再来一次爱情。因此,对这批朋友的衷肠也只好婉言相拒。说服改革论者,她又耗去三年的时间。

谁知今年春天,随着电视台英语广播教学节目“Follow Me”收视率的提高,又向静雅涌来一批新潮激进派,主张她不要急于结婚,把命运再拴到另一个男人身上,而要只恋爱,不结婚,充其量像文雅的凯瑟琳小姐一样,和心爱的人同居而已。这个办法是新分配来的几位女医生私下里向她建议的。但是,她们都是语言的巨人,在实践上还都是矮子。也许,她们正盼着一位带头人?静雅在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家庭里长大,贤淑是她的本色,她不愿也不能做一个新潮的领袖。尽管她离了婚,可她没有离开培育她的土壤。她微笑着回答了这些渴望“自由”的幻想家:“不,这我做不到。”

“那就别急着结婚,先过几年松快生活再说。”她们劝她。

这倒可以,因为她还没有一个使她心旌飘摇的男友。

单身女人的生活,其实并不松快。她常常莫名其妙地在黎明前醒来,好像被什么突如其来的恐惧惊醒,再也睡不着,烦躁地看着窗子渐渐发白;有时,竟会出一身冷汗。在中医看来,虚汗、盗汗皆是虚症,她不免有些惶恐。但是想到自己的脏器,无论是器质还是功能,都还正常,也就打消了惶惑,只剩下无名的烦闷。她在失眠时,总有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男人的影子飘上心头,稍纵即逝。那是谁呢?她反复地辨认她心灵中的这个幻影。有一天,她终于认出来了,那是白天明。她哑然失笑:“怎么会想起他?”

白天明也是医学院的毕业生,有名的“白专典型”,比静雅整整高五个班。静雅入学,白天明毕业。要不是让他留校现身说法,劝新同学不要像他似的只专不“红”,袁静雅就根本不会认识他。那是一九六四年,正是到处开展“四清运动”的时候。后来,白天明分配到新华医院,派去做袁亦方的学生,搞“西学中”。西医学中医,那时虽然叫得很响,但派去学中医的,往往是医院里认为不大放心的年轻西医。自然,那些有成就的自愿去学中医的医生又当别论。这时,和白天明同期毕业的安适之,由于政治可靠,业务熟练,已经提拔为内科主任。而白天明依旧是个领工资的学徒,跟着袁亦方从《内经》开始,认真而系统地学起中医典籍来。静雅一直记得白天明背诵汤头歌的情形——厚厚的嘴唇微微翕动着,像是在嗑瓜子儿。又高又瘦的身材,使他像个笔直的蜡扦儿。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过一次认真的交谈。要不是他古怪的名字,她也许早就把他忘记。

P1-3

序言

北京的魅力不只是体现在它的通衢大道、立交桥和各色建筑,而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雍容大气的性格和旧邦新命的生长性。而文学便是记录、承载乃至延伸、发展城市性格和灵魂的最鲜活、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载体。作为“三个北京”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策划和设立了“北京当代文库出版工程一文学库出版项目”,旨在宣传展示北京的文化,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记住北京。

提到北京文学,涉及北京文学、北京地域文学、京味文学这三个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层面。我们这次的编选将重点放在最能反映北京文学独特传统与韵味的京味文学。京味既是书写对象,又是书写态度与方式,所以我们用京人京事、京腔京韵来概括京味文学。

文学库选入的文学体裁以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为主,包括20种图书。

相较于北京文学创作的厚重博大、成就卓异,为文学库的规模所囿,我们在遴选中不免挂一漏万,但力求入选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淘洗和读者检验的佳作。文库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作者、作者家属和有关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北京这座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既蕴涵丰厚,又朝气蓬勃。我们把这套丛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北京城的见证和收获。

北京当代文库编委会

2014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故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叔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6464
开本 32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424554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