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岩家书(20位红岩英烈的家书,揭秘更真实感人的“红岩”故事)
内容
亮点展示

1-2.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红岩家书》由重庆出版集团策划实施,著名红岩研究专家厉华先生领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点献礼书。

《红岩家书》是一部有温度、又有高度与深度的图书,这些家书是红岩先烈们真情实感的流露,饱含了对父母的愧疚之心、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爱人的雎鸠之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每一封家书都闪烁着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信仰、坚持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亲情和谐、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精神的光辉。

《红岩家书》是向死而生的绝笔!更是力透纸背的寄语!广大读者从这些家书中,能感受信仰的力量、牢记忠诚的品格、深悟大义的情怀。这些家书,作为红岩革命精神的历史文献及传承的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红岩家书》是对重庆本土独有的革命文化资源进一步地传承与弘扬,也是重庆出版人文化担当的重要体现。红岩家书不止是重庆的骄傲与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浴血奋战、努力探索中国梦的有力的历史见证!

《红岩家书》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岩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成果,切实加强红岩革命文化的传承,大力弘扬红岩文化的重要体现,不仅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有力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内容简介

《红岩家书》选取了车耀先、苟悦彬、韩子重、何柏梁、何功伟、黄楠才、黄显声、江竹筠、蓝蒂裕、刘国鋕、罗世文、王朴、许晓轩、张学云、钟奇、朱世君、刘振美、胡其芬、文泽、宣灏等20位红岩英烈的家书,并进行相关的解读。这些家书是红岩英烈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是烈士们向死而生的绝笔、力透纸背的寄语!饱含了对父母的愧疚之心、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爱人的雎鸠之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每一封家书都闪烁着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信仰、坚持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亲情和谐、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精神的光辉。

《红岩家书》既有珍贵的烈士家书手迹影印件,又有感人肺腑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本真实生动、震撼心灵的思想道德教育读物。从红岩英烈留下的家书中,读者获得的不仅是对红岩先烈们的缅怀和铭记,更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厉华,男,满族,中共党员,文博二级研究员。原任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馆长。其长期致力于红岩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代表著作:《红岩魂来自白公馆、渣滓洞的报告》《红岩魂来自歌乐山的报告》《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保护与利用》《风雨白公馆》《路在脚下》《忠诚与背叛》《忠诚与信仰》《厉华说红岩——解读狱中八条》《抗战记忆——台湾征集图片集(上、中、下)》《红岩:从文学作品到红色旅游》《重庆谈判43天——毛泽东、蒋介石的九次会面商谈史考》等等。其主讲的《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巡展300余场;《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在全国巡演865场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首届创新奖;代表的演讲报告《红岩魂——信仰的力量》《红岩魂——忠诚与背叛》《中国共产党制胜法宝——统一战线》《红岩联线的运作与发展》在全国各地演讲2000多场。

郑劲松,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大宣传教育中心专家组成员。曾在《中国作家》《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诗文、小说300余篇(首),获孙犁散文奖、林非散文奖、徐霞客旅游文学奖,连续3届重庆晚报文学奖,著有《永远的紫罗兰》等书。

郑小林,女,1976年9月,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现任中共大安区委党校教务股副股长,讲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红色文化方面研究,多个课题在省市获奖,多篇论文在《四川教育》《科学教育前沿》《科学导报》公开发表。

目录

序 甘洒热血写春秋 高明光 / 1

车耀先:“谦”“俭”“劳”为立身之本

“骄”“奢”“逸”为终身之戒 / 1

苟悦彬:多多努力,无止境的进步 / 15

韩子重:革命的道路是艰辛的 / 28

何柏梁:万忍的耐心候黎明 / 47

何功伟: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 / 65

黄楠材:为国读书,为国扛枪 / 75

黄显声将军: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 91

胡其芬:最后的报告 / 102

江竹筠: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 111

蓝蒂裕:把祖国的荒沙变成美丽的园林 / 122

刘国鋕: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 141

刘振美:不要存留一丝一毫的虚荣 / 157

罗世文: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 / 169

王朴: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 180

文泽:真理必定到来 / 192

许晓轩:我做到了党教导的一切 / 199

宣灏:以血还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 212

张学云:永远的离别亦在所不辞 / 221

钟奇:你一定要再结婚 / 232

朱世君:巾帼不畏严刑 / 238

后记 英烈家书 家国大爱 / 244

精彩书摘

车耀先

“谦”“俭”“劳”为立身之本 “骄”“奢”“逸”为终身之戒

(节选)

下面这段话是车耀先烈士在狱中没写完的《自传》的自序,也可算一封写给子女的题为《先说几句》的家书:

先说几句

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余因政治嫌疑被拘重庆,消息不通,与世隔绝。禁中无聊,寝食外辄以《曾文正公家书》自遣。遂引起写作与教子观念。因念余出世劳碌,磨折极多;奋斗四十年,始有今日。儿女辈不可不知也。故特将一生之经过写出,以为儿辈将来不时之参考。使知余: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注重家庭、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有义务引导他们怎样做一个有气节和骨气、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车耀先被捕入狱后对生死置之度外,却挂念儿女的成长。在狱中,国民党特务给每个“犯人”发了一套 《曾文正公家书》,要求每天必读,而且要写心得,以达到改造思想、转变革命立场的目的。车耀先知道能够出狱的机会非常渺茫,甚至难以活着出去,于是借狱方要写心得体会的机会,向狱方要来笔和纸,开始写自传,想通过这种形式让子女了解自己,并把自己对子女的希望也写出来。但车耀先并没能在狱中写完 《自传》,自序前的 《先说几句》,就是父亲留给子女们的寄语与希望,也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后交代。

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这是车耀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得出的人生感悟与肺腑之言,也是他对车崇英、车毅英、车时英、车伯英、车仲英五个子女定下的道德要求和人格规矩,短短 200 余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家国情怀,和一个革命者对子女的殷殷嘱托。

“谦”“俭”“劳”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这是车耀先留给孩子的家训家规,也是自己躬身践行一生的真实写照。

车耀先出身贫寒,人生经历复杂。他只读过两三年书。17 岁“弃商从军”,投身戎马生活冲锋陷阵、能征善战,“由兵而士,士而官,十三年官至团长”。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初叶,各种思想涌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车耀先看到的是“笃信耶稣之故,所属官兵几皆教徒”。在国民革命潮流浩浩荡荡的大变革时代,他祈祷人间充满爱,可现实不断地在摧毁他的祈祷。他最终认识到“读破新旧约千遍,宗教不过欺愚民”。

前言/序言

序 甘洒热血写春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特殊时刻,这本《红岩家书》显得格外厚重。

红岩烈士和他们的故事,有关书籍、影视作品已经出了不少,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读了这本 《红岩家书》,我仍然心潮澎湃,思绪难平,感慨万千!

这本 《红岩家书》,选取了车耀先、江竹筠、罗世文等 20 位红岩烈士,在狱中、就义前写给亲人、同志的信,留给亲人的话。身处死神随时都可能降临的人间地狱,甚至就在慷慨就义之前的一刻,烈士们的这些家书、话语,是从他们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拳拳心声、切切真情,为我们探寻烈士们的精神世界洞开了门户。本书编著者对烈士生平的介绍,对家书的诠释,又为我们观察烈士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放大镜和显微镜。

人们说:“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面对《红岩家书》,我在想:共产党人到底特殊在哪里?

是躯体吗?不是!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夹筷子,火红的烙铁加身,老虎凳上……一样彻骨剜心的痛。同样珍惜生命、留恋人生、眷念亲人。江姐说:“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红岩家书》第 113 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刘振美在给妻子的信中道:“我此生遭受到这种意外,本来不想活了,但想到有了您,还有年高的母亲,方咬紧牙关忍受着痛苦的噬食而保留下这生命。”(第 161 页) ……

是没有情、没有爱吗?不是!

烈士们对父母、亲人、同志有大海般的深情。许晓轩在给胞兄的信中说:“想到母亲,我也很觉有罪……现在我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母亲了……今后还请你继续替我多尽一些责任。”(第 202 页) 何功伟在狱中给父亲的信中道:“儿不肖,连年远游,既未能承欢膝下,复不克分持家计。只冀抗战胜利,返里有期,河山还我之日,即天伦叙乐之时”,“儿七岁失恃,大人抚之养之,教之育之,一身兼尽严父与慈母之责。恩山德海,未报万一”(第66、67 页) ……

烈士们对妻子、丈夫有甜蜜、炽热的爱。张学云在给妻子的信中说: “前后一共收到您四封信,它们给予我太多的安慰,和无尽的快感的回味,尤其是昨天收到的第四号 (挂号的) 信,更使我联想着过去的一切蜜蜜的生活……”(第 226 页) 王朴在狱中带给妻子的信中道:“莫要悲伤,有泪莫轻弹。你还年轻,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第 182 页) ……

那么,共产党人特殊在何处呢?烈士们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特殊在对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向往,及由此产生的钢铁般的意志、浩然正气。

罗世文临刑前给党留言:“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第171 页) 黄显声将军对儿子说:“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第 94 页) 张学云跟妻子说:“我觉得‘理 想’是人生最有价值、最富于吸引力的东西,‘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什么东西能使我们作苦斗的挣扎?什么东西能使我们极富于韧性的拼命?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快活地毫不灰心地生活在不能算是人的生活深渊中?我说就是‘理想’。”(第 226 页)

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理想,使他们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在国民党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守所,面对五花八门的“特种”刑具,受尽骇人听闻的肉体折磨,流血不流泪,折骨不低头。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特务还对烈士们进行惨无人道的精神上的摧残。特务用儿子对江姐威逼利诱,江姐“失声痛哭”,她爱儿子、思念儿子、不愿意让已经失去父亲的儿子再失去母爱;但是,她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情感,坚守了共产党人的节操。烈士们的钢铁意志,惊天地、泣鬼神!

坚定不移的信仰、理想,使烈士们充满浩然正气。“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何敬平烈士诗)“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陈然烈士诗)。“按诸宁死不屈之义,儿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第 66 页) ……烈士们的浩然正气,若长虹经天纬地,气壮山河!

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及由此而产生的钢铁般的意志、浩然正气,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特殊之处。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已经成为红色基因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

烈士们在家书、留言中,殷切地希望他们的兄弟、姐妹、儿女、同 志——后来人,永远跟党走,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掩卷想想,作为烈士们的后来人,我们做得怎样,有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今天,我们与烈士们的处境不同了;但对信仰的坚守有同样的意义。我们的党已经是执政党,又处于和平时期,我们不会面对敌人的酷刑、刺刀、枪口,没有时刻可能牺牲的危险。但是,我们面临着权力、金钱、美色、奢侈生活……的诱惑。在这些诱惑面前,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否坚定,不仅关系着我们个人的政治生命,也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我想,当这些诱惑降临我们面前的时候,不妨翻翻这本《红岩家书》。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史,我很拥护。不了解党的历史,怎么知道、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懂得党的历史,怎么明白、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学习党史,我认为阅读《红岩家书》是重要的一课。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原会长 高明光

2021 年 4 月 25 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岩家书(20位红岩英烈的家书,揭秘更真实感人的“红岩”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厉华,郑劲松,郑小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58477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3000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