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家李浩近期新写成的文学批评随笔。在这本专门谈论中国短篇小说写作的书中,作者保持着一个写作者的匠人身份,用专门的篇幅讨论写作技术,讨论那个短篇在故事上的得失,讨论它的语言、结构和风格,深入文学的内部查验它们的搭建过程,专注于它们在细节、高潮、叙事推进等方面的设计并试图以匠人的方式拆解。
十堂课,十位中国作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史铁生、莫言、余华、王小波、白先勇、残雪、东西。其中现代作家三位,台湾地区作家一位,女性作家两位。
| 图书 | 匠人坊 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家李浩近期新写成的文学批评随笔。在这本专门谈论中国短篇小说写作的书中,作者保持着一个写作者的匠人身份,用专门的篇幅讨论写作技术,讨论那个短篇在故事上的得失,讨论它的语言、结构和风格,深入文学的内部查验它们的搭建过程,专注于它们在细节、高潮、叙事推进等方面的设计并试图以匠人的方式拆解。 十堂课,十位中国作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史铁生、莫言、余华、王小波、白先勇、残雪、东西。其中现代作家三位,台湾地区作家一位,女性作家两位。 作者简介 李浩,1970年生于河北,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作协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侧面的镜子》《告密者札记》,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如归旅店》,诗集《果壳里的国王》,评论集《阅读颂,虚构颂》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孙犁文学奖等。有作品入选各类选集50余种,或被译为英,法,德,日,意,韩文。 目录 序言 课 概念先行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可怕——鲁迅《狂人日记》 附 鲁迅:《狂人日记》 第二课 “伟大的中国的悲哀”——沈从文《丈夫》 附 沈从文:《丈夫》 第三课 个人标识、低眉小视以及把玩件的限度——张爱玲《封锁》 第四课 隐喻的丛林与现代性书写——莫言《枯河》 附 莫言:《枯河》 第五课 “青梅竹马的可怕”——余华《爱情故事》 附 余华:《爱情故事》 第六课 无怨愤的疼痛和苍凉之味——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附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第七课 描摹世态,见其炎凉——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附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 第八课 “浪漫骑士”的游戏精神——王小波《夜行记》 附 王小波:《夜行记》 第九课 “创世”的小说,寓言向度的小说——残雪《从未描述过的梦境》 第十课 写作者、阅读者、故事人物的“权力分配”问题——东西《私了》 附 东西:《私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匠人坊 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2002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10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