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延迟的否定 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阐发了齐泽克对于康德、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解读。这部书被齐泽克的好友巴特勒称之为“恢弘巨制”,并判定为齐泽克众多著作中“迄今为止很丰富的对黑格尔的理解”。作为拉康传统很重要的继承人,作者在本书中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 目录 译者前言经典与当代的邂逅 前言 部分 我思:被称之为主体的空洞 章 “能思维的我或者他或者它(原质)” 黑色的主体(The Noir Subject) ……脱节 从康德到黑格尔 非平等交换 货币与主体性 从主体到实体而后再返回 主体作为“消失的中介” 限定先于先验(Transcendence) “完全的回想”:在真实中的知识 第二章 我思与性别差异 在普遍中的康德式断裂 基督式的崇高,或者“向下-综合”(Downwards-Synthesis) “性化(Sexuation)公式” “我并不在我思之处” 作为幻象凝视(Fantasy-Gaze)的我思 “自我意识是一个客体” “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加速的认同(the precipitotls Identification) 第二部分 故:辨证的非逻辑性推论 第三章 根本恶及其相关事宜 “康德与边沁在一起” 幻象与现实(Fantasy and Reality) “以毒攻毒”(a hair of the dog That Bit you) 根本恶(The Radical Evil) 到处都是烟斗 非主体间性的他者 不定判断(indefinite judgrnmlt)的客体 Ate及其越界 符号的至福(Symbolic Beatitude) 第四章 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的黑格尔的“逻辑学” 不充分基础之原则 同一性、差异、矛盾 形式/本质,形式/质料,形式/内容 形式、真实、完成的基础 从“自在”到“自为” “基础”对决“条件” “事物返回自身”的同义反复 “绝对的无休止的生成” 可能的现实性(actuality) 第三部分 我在:快感的环路 第五章 “被矛扎伤的伤口还需扎伤的矛来治愈” 真实之回答(The Answer of the Real) 主体性与宽恕 第六章 如同在你自己的祖国中一样自在! 索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延迟的否定 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张一兵 编 夏莹 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446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94000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31,B516.35,B0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