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画像与歌谣
内容
试读章节

我非常疲惫,哪怕是写上一丁点的文字,甚至都开始害怕起来。恐慌总是像易碎的玻璃那样被风吹响,我又能指责谁呢?安装它的工人么?可我们从未谋面,我该把他臆想为我的一个朋友,个子不高,身体肥胖,但却跑的很快。

来不及翻开手中的书,一个女子的日记,她和我争夺着彼此,最后我在她棕色的威慑下屈服。在写下我不认识昨天见过的所有人之后,她又开始鼓励我,或者至少是暗示我,用她那丝丝脆响的声音支撑着我继续写下去。

我被她的梦惊醒,但愿那只是她做过的其中之一,我被刚才的朋友紧紧的掐住脖子,双方缠绕在一起,在我的四周,这样的场景遍布整个房间,这还是在上午啊,为何我们会如此愤恨彼此?阴影,那寒冷的季节里还未彻底的褪去衣物,它和我们的身体笨重的摔落在地板上,如此,我才清醒过来。

可没过多久,我又幻想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我的视野里是一个年老的背影思量着如何开始与其他人和解,曾经,他成为一个远赴沙漠的商人,一位被四处流放的官吏。他的手和胳膊和大脑都纠缠在一起很久了。

而如今,他的身体,这巨大的冰块将永久的沉人深海里,但我却非常自豪,我们都是向光和热妥协的。

我非常喜欢一个夏天和一个冬天这种字样,或是一个方向,南方还是北方。好像那预示着什么,因此每一年的开始,春节过后,我们都抢着用纸牌安排自己的出行。

大哥在春天去往北方的某个城市。

二哥将在秋天从东方的山地里返回。

而剩下的我们,用整个上午和下午轮流在车站等人。久而久之,当我的手里也握有一张纸牌时,那是何等的让我热泪盈眶。

那是一张红心的K和梅花的五,在最初,没人能懂得那些牌的深刻含义,直到后来,我只身在外,间隔的收到家里寄来的信封时,才恍然大悟。

那一刻,我为我说过的话感到羞愧不已。  当我离开家时,就为自己取了新的名字,现在看来,我用冒充的名字四处游荡,无异于自取其辱。

而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总是很相似,总是会同时出现,这也要归功于我假装生病的本事越来越高。

我在外面四处游荡时,常常听说着这些事情。

一个新闻:拜访,这是双方的权利。

但如果我成家了,就用巨大的投影仪来欢迎客人。我要把来访者的面貌放大很多倍然后投放到黑色的墙上。

敢于敲门的人,必须得看上一部电影才能离开,他的肖像也在电影里不停的闪烁着,成为一个永不退场的角色。我热爱喜剧,只有他们的摄影机才能巧妙的隐藏在窗户上、门扉里。偶尔,还会在我的指尖下。那针孔一般的大小,是否向你反射着树木的缩影,双眼的疾病?

我还会准备一片草地,让他躺在那里,悠然自得的迷醉。

这其实是我驱逐人的方式,我讨厌赖着不走的人。

在一个街道的转角处,它的一栋建筑异常透明。没有尖锐的棱角且任由行人穿梭,每根柱子的旁边,身患皮肤病的枯树和神色紧张的小偷一起气喘吁吁,眼看又是一个雨季来临,却还没有几张节日单散发,人们都慵懒的靠在稀有的阳光下——这天然的石头雕塑,它每一刀刻过的痕迹都足有一整条街道深。

而我们居住的房间,或者是都市中的洞穴,有着温和的玻璃和乖巧的墙壁,新雇佣的管家掌控着我们眼睛的形状,一大堆变动的数字,贴满了墙面,健康指数、鸡蛋的大小、49度和0.65米。

这又有一个家庭,在我之前见过的那本童话书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此。那些父母们一生努力不懈,只为实现自己孩子们的天真幻想,因为有一天,当自己年老时,能和再下一代的后辈们一同在那些幻想里进行着古老的试验,这必定是令人激动的。当幻想成为了现实,他们便能确实的握着闪电的尾巴,任由它在真正的天空里奔腾。而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居,正说不定驾着响雷驶来,他们都成为了传说中的天神。在认定了这场游戏是多么荒谬之后,它的结尾会是异常精彩。

P3-5

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章 季节的四个方向

第二章 出行,为了黄昏

第三章 最残忍的一个月

第四章 孩童间的游戏

第五章 月亮的涅槃

第六章 影子模仿的喜悦

第七章 狼和月亮的故事

第八章 动物间的笑话

第九章 我独自过着双面人的生活

第十章 墙上的最后一幅画

序言

自序

这是一种的新的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它着眼于每一个精细的事物和瞬间,并告诉人们这些才将是永恒的一种体现。

这里既有生活的象征,也有精神的象征。

因此,本书中出现的人和物,都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它们存在的方式——“我”就是这样存在过,在你的眼前,以后也会是如此,只是你看不到罢了。这里有离奇、幽默、可怜、崇拜……我们该用书中的视角发现隐藏在周围的眼睛,它一直在评判、观察并作出预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意象都是从最简单的情景上引发出的联想。

到底是这样的写作困难还是阅读更困难?

我像是一个写实派的画家那样,费尽心思的选择角度、光线、构图和模特,但在最后却发现眼前出现的是某些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画家们画室里那些破碎的画布。

于是我知道,我喜欢《格尔尼卡》的草图远甚于其本身。可是,我很难见到它们,所以,我自己去创造了,但不是用颜料,而是用墨水。

在这期间,我向很多人请教过,那些买卖商品的小贩,那些早起晚归的清洁工,那些在火车上筋疲力尽的旅客。当然,也有更多不安的灵魂,他们有的是把血液化为色彩,有的终身想成为一棵古树,有的割破眼球才能看见别人的心灵。而我的受益就像是在迷途中发现了自己的倒影,以及倒影之下的目光和星辰,这能让我的世界变的更为清澈一些。虽然,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貌似是更加令人迷惑了。

我唯一不放弃的理由是,我们最终还是会需要它,在悲伤之余,在欢愉之后,我们为了能找到自己而做一次朦胧的侦查。你权且可把此次阅读当作一场游戏的体验,随时可以结束,也随时可以开始。

对于一本书来说,能否回答一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我看来,这也仅仅也许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非得有一个答案的话,那我就要告诉那些不安的灵魂们,你们是不孤单的,更多的人和事物和你们一同生活着,也一同挣扎着,一同在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上试图留下印记,一起漫步、一起喃喃细语、一起朝着完全陌生的路途走去。即便我们会被漠然视之,也依旧敢跛足向前。

当然,我本不该故弄玄虚,让读者不知所云,可是我们该知道,与其辛辛苦苦的描绘每一件衣服无比复杂的褶皱,不如站在冉冉升起的彩云间,看着身披它的人如何的起舞,而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弹奏出配得上的曲调。我们宁愿在这样的一个下午被四处追逐,也不愿乖巧的坐在沉闷的房屋里等着窒息。

我想,阅读此书的过程,就是勇敢的选择了这样一种被追赶甚至被放逐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最快意的过程。

倘若此书真能到达读者手中,我非常感激,愿您能在任何一个空暇的时刻里,翻阅着其中任何一个章节,任何一个片段。希望,您所看到的,恰好是那一时刻里最快意的享受,同时,我也非常感谢上海三联书店的编辑老师以及印刷厂的工作人员,非常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于布

2013年8月16日

内容推荐

这是一种的新的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它着眼于每一个精细的事物和瞬间,并告诉人们这些才将是永恒的一种体现。

《自画像与歌谣》由于布著,这里既有生活的象征,也有精神的象征。

因此,这本《自画像与歌谣》中出现的人和物,都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它们存在的方式---“我”就是这样存在过,在你的眼前,以后也会是如此,只是你看不到罢了。这里有离奇、幽默、可怜、崇拜……我们该用书中的视角发现隐藏在周围的眼睛,它一直在评判、观察并作出预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意象都是从最简单的情景上引发出的联想。

编辑推荐

《自画像与歌谣》是于布的散文集子,主要内容:这一副副自画像,一首首歌谣,教师了了表达真实的生活而进行的尝试。这就像是一场游戏,一个玩笑,它无需别人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一个既定的指标。我们本就不在方与圆的规定之下生存。

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

——彼得·汉德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画像与歌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4176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324803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