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璋生平纪事
赵洪璋传003
麦济苍生018
关心赵洪璋028
赵洪璋和"碧蚂1号"032
"碧蚂1号"的故事038
光荣的归宿043
农民知心的育种专家046
老骥伏枥049
著名小麦育种学家赵洪璋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举行051
悼念赵洪璋教授054
悼念赵洪璋教授挽联挽诗选登059
纪念与缅怀
西北农业大学委员会、西北农业大学关于开展向赵洪璋
院士学习的决定065
赵洪璋雕像在陕西落成067
……
| 图书 | 赵洪璋 麦济苍生 |
| 内容 | 目录 赵洪璋生平纪事 赵洪璋传003 麦济苍生018 关心赵洪璋028 赵洪璋和"碧蚂1号"032 "碧蚂1号"的故事038 光荣的归宿043 农民知心的育种专家046 老骥伏枥049 著名小麦育种学家赵洪璋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举行051 悼念赵洪璋教授054 悼念赵洪璋教授挽联挽诗选登059 纪念与缅怀 西北农业大学委员会、西北农业大学关于开展向赵洪璋 院士学习的决定065 赵洪璋雕像在陕西落成067 …… 内容推荐 赵洪璋(1918-1994),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作为我国小麦育种界的一代宗师和科学巨匠,他是中国北方黄淮麦区亿万农民很熟知的劳动模范,他是麦济苍生为民间舆颂的麦神。 赵洪璋,河南淇县人,自幼在"民以食为天""农是立国之本"的古训熏陶教育下,萌生了学农的目标和志向。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农神后稷教民稼穑的发祥地及"国防建设重要区域"的陝西武功奠基,学校"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办学理念,吸引召唤了首批来自全国各地立志献身农业的热血青年,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原大地的赵洪璋。经过四年的学习,1940年,赵洪璋完成大学学业,被分配到陕西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业试验场从事作物育种工作。1942年,有名农学家、农艺学系主任沈学年将他调回母校,此后半个多世纪,赵洪璋扎根杨陵从事小麦育种教学科研工作。 赵洪璋创造了小麦育种的多个"",铸就了我国小麦杂交育种领域的一座座丰碑,是小麦杂交育种领域的一代宗师。"碧蚂1号"创造了我国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丰产3号"开创了在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的;"矮丰3号"创造了我国大面积推广矮秆小麦的;"西农881"开创了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赵洪璋 麦济苍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闫祖书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30713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3000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6.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杨凌 |
| 长 | |
| 宽 | |
| 高 | 25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