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欧亚区域史研究与丝绸之路(滨下武志先生执教中山大学十周年纪念文集)(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论集收录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欧亚区域史研究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要相关论文,该会议以纪念日本著名的亚洲区域史研究专家滨下武志先生执教中山大学十周年而召开,为了推动丝绸之路区域综合研究,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奠定学术理论基础,论文集收录了国内学术界著名的有关研究欧亚区域史和海陆丝绸之路史以及区域研究方法论的专家论文,这些论文大体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欧亚区域史和丝绸之路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也体现了当代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区域史和丝绸之路的前沿水准。 作者简介 魏志江,现任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先后在台湾大学历史学系、高丽大学政治外交系、延世大学国际学大学院、建国大学韩国史学系、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担任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韩关系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和丝绸之路区域史研究。 目录 理论研究 全球史视野下的东亚区域关系史——多层/多角性的区域关系 滨下武志 “一带一路”、“丝路学”与区域研究 昝涛 建立中国周边学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陈奉林 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和区域研究的新路径 罗卫东 欧亚区域史 中国出土粟特人墓志所见墓主的祖源追溯与入华记忆:中古入华粟特人中国化进程析论 杨晓春 义理与时势:澶渊之盟后辽圣宗对高丽政策探析 陶莎 蒙元史研究与蒙元历史叙事的构建 沈卫荣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的图本性质和绘制目的 杨雨蕾 认识偏差,态度摇摆:以壬辰战争时期为中心看朝鲜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特性 刘永连 从交通枢纽到避暑胜地——晚清花鸟山的兴衰变迁 薛理禹 巴黎和会上的赤道以北德属太平洋岛屿问题研究 彭鹏 近代朝鲜民族的人口流动——以中国东北延边地区的社会变迁为中心 朴敬玉 整体史观下的历史书写:安东尼·瑞德的东南亚史研究及其启示宋婉贞张振江 后冷战时代中亚的“文化真空”与“地缘文化想象” 张建华 从“内陆欧亚”到“东部欧亚”——区域视域与契丹—辽史研究孙昊 海丝与陆丝 早期海上丝路与海陆两道联通 王小甫 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华涛 回鹘时代:10~13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特点与内涵 杨蕤 10~14世纪中日韩海上丝绸之路与东亚海域交涉网络的形成 魏志江 浅析宋元时期东亚海域各国间的“医师外交”现象 赵莹波 海上丝绸之路朝鲜史料中的山东海商袁晓春 郑和时代前西太平洋、北印度洋水域的海事活动 刘迎胜 后记 导语 滨下武志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在东亚区域研究领域享誉国际。本书为纪念滨下教授执教中大十周年编选的论文集,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欧亚区域史与丝绸之路的的发展演化。本书内容丰富,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欧亚区域史和丝绸之路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前沿水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欧亚区域史研究与丝绸之路(滨下武志先生执教中山大学十周年纪念文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魏志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48573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48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14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92 |
CIP核字 | 2019089052 |
中图分类号 | K50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2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