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棋手与机器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少年棋手与机器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编著者许延风、于玉珍。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人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内容推荐

《少年棋手与机器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编著者许延风、于玉珍。

《少年棋手与机器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内容提要:《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中国科协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项目。计划出版五至六辑。“大系”将把我国近百年来的科学童话名篇、名著全都展现给少儿读者及其家长、老师,也是研究我国科学童话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库,这对繁荣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和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少年儿童创新意识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目录

少年棋手与机器人

独一份医院纪实

靓丽女孩和星探

冰凌下的精灵

太空城擒谍

野猪先生和熊博士

苍蝇间谍阿比卜

复活的怪兽

凡尔丁大侦探

海盗的儿子

后记

试读章节

“希望你们把冠亚军的奖牌都拿回来!”丽丽热情地为两个小伙伴鼓劲儿。

“是!如果咱们三个选手都参加,连第三名也夺过来!”争强好胜的小龙说。两个孩子向老毕和丽丽行了个军礼,兴冲冲地离开了博士家的小楼。

几天过去了,居然什么事都没发生。一天,小龙对钟锐说:“老毕把135跑掉的事说得那么可怕,这不是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钟锐说:“老毕说的话常常很耸人听闻,其实事情没有他说的那么糟糕。”

男孩儿是健忘的,忙碌使他们忘却了老毕的警告,忘却了叛逃的机器人135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小龙和钟锐积极投入到国际象棋大赛的备战中。他们像小和尚念经一样背诵着从老毕那里拷贝来的经典对局的棋谱,临阵磨枪的备战发生了奇效,两个孩子的棋艺大长。

比赛这天是丽丽的生日,小龙和钟锐邀请丽丽跟他们一起到市体校参加比赛。三个孩子兴冲冲地来到市体校,他们来到大赛检录处,检录员照着报名表喊着参赛棋手的名字,核对每个棋手的身份:“齐小龙、钟锐!”

“有!”“到!”齐小龙和钟锐大声喊道。

“你们的领队是谁?表上怎么没有填?”检录员惊讶地问,“是谁带你们来的?”

“这……”小龙看看钟锐,不知道怎么回答,“参加比赛还要有领队呀?我们是个人参赛选手,没有领队行吗?”

“不行。”、刻板的检录员一点儿也不肯通融。

丽丽站到检录员面前说:“叔叔,我当他们的领队,行吗?”

“你?你叫什么名字?年龄多大?”检录员问。

“我叫毕丽丽,10岁。”丽丽如实地回答说。

“未成年人不能当领队。”检录员头也不抬地说。

“比赛规则里并没有说呀!”丽丽据理力争,“凡是没有说明的,怎么做都是合理的!”

检录员没词了,只好在“领队”的空栏里填上了毕丽丽的名字。

“你们的教练是谁?怎么没有来?”检录员继续问小龙和钟锐。

“怎么这么哕唆?”小龙跟钟锐商量说,“要不,咱们填上机器人135,反正咱们学习的棋谱都是从他的主机里拷贝来的。”

“也只有这样填了,不然,他们不让咱们比赛。”钟锐说。

小龙对检录员说:“我们的教练是135,他是个机器人。他相信我们的实力,参加市里的比赛,他用不着亲临现场指导。”

检录员不屑地说:“你们以为自己是卡斯帕罗夫吗?还请个机器人当教练!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真本事。”

小龙和钟锐都知道,卡斯帕罗夫是20世纪末最伟大的国际象棋冠军,在1997年5月11日那一天,他曾经与一台叫“深蓝”的电脑进行了一场国际象棋的世纪大战,在那场人机大战中,电脑“深蓝”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经历过那次失败后,研制电脑“深蓝”的IBM公司很快就把那台神奇的电脑拆掉,放进了电脑历史博物馆,卡斯帕罗夫连复仇的机会都没得到。那场比赛使人类感到了电脑和机器人的威胁。小龙咬咬嘴唇说:“是俊杰还是酒囊饭袋,到赛场上便见分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到棋盘上用实力说话!”

“好大的口气!”小龙的话不仅让组织委员会的人感到震惊,也把记者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电视台的摄像记者把镜头对准了两个孩子。

十分钟后,电视台就播发了这一消息:“各位观众,全市少年国际象棋大赛中,有两位少年棋手自称是机器人135的弟子。他们能否在比赛中折桂,人们将拭目以待。”

真有趣!齐小龙和钟锐还没有比赛就成了全市的名人。

比赛开始了。幸亏小龙和钟锐事先背了多篇经典棋谱,棋谱教给他们许多杀手锏,让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淘汰了多位强劲的对手。经过数轮搏杀,小龙和钟锐在决赛中会师了。

P8-P9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l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先后发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科学童话创作犹如注射了兴奋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座谈会、科普创作座谈会,更多的科学家和作家投身到科学童话的创作中来,从事科学童话写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发表科学童话的阵地遍地开花,中央及各省市的科技报刊纷纷刊登科学童话,《我们爱科学》、《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科学》、《儿童时代》等杂志,还专门辟出专栏。更有影响的是,《人民日报》、《新观察》都开始注意和提倡科学童话创作,先后发表了老作家袁静等写的科学童话。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时期作者的视野开阔了,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人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祝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更加兴旺!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高端编委会

后记

应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张冲先生之邀,我们将自己这些年散见于各省市少年儿童报刊上的科学童话编纂起来,结集出版。首先,让我们感谢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张冲先生的信任与厚爱。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似幻犹真的境界。

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两类。

科学童话与文学童话互不隶属,它们都是童话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童话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科学童话是以故事为载体,富于科学启迪、又具有艺术美感的一种文学形式,能培养小读者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是广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

我们荣幸地成为专门为孩子写作的写作人,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我们在写科学童话的时候,遵循将复杂的知识释俗,不拘泥于繁琐复杂知识的阐述,有时候,故意让小读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可以巧妙地回避枯燥、艰深的技术概念和原理。因为,科学童话毕竟只是故事,而不是教科书。我们写作人的任务,主要是把故事讲好、讲生动,运用到作品里的知识和原理,要讲准确、讲透,让小读者得其大义即可。

在创作实践中,我们还常常借鉴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写法,前章给后节留下伏笔和悬念,写出了大量的连载科学童话。这些连载故事散见于各省市的少儿报刊中,最盛时,有九部作品同时在各地少儿报刊上连载,得到广大编辑同仁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好评。  在创作科学童话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到童话的表现形式单调有限,写出的作品不够“上天入地”的,就是甜腻腻的,而当今孩子获得知识的媒介和手段又很多,用传统的童话写作方式抓不住小读者。在创作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借鉴和采用了一些小说的写作手法,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各异。根据作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写作手法写出的作品,有的怪异,有的淡雅,有的苍凉,有的苦涩,有的夸张。有的怪诞,不拘一格。这样做,作品更加真实可信,而丝毫没有削弱童话夸张、幻想的色彩。我们尝到了手法变化带来的乐趣,这种创作实践也得到各地朋友们的认可。

在创作科学童话的时候,我们力求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把人类在科技前沿取得的最新成果融于自己的作品当中,让小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做到开卷有益。

希望我们以上的写作心得和创作理念,也会得到湖北少儿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和张冲先生的认可和鼓励。

我们有预感。

是为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棋手与机器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延风//于玉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91629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2013182984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8: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