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论文30 篇,是靠前学者对于美国亚裔文学(华裔文学除外)的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多个族裔分支,涵盖了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度裔文学、美国菲律宾裔文学和美国越南裔文学,是对美国亚裔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体现。 目录 综述 20世纪兴起的亚裔美国文学 亚裔美国文学的定义和嬗变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探源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与后现代、后现代理论 日裔 从二元文化对立到多元文化并存——《不不仔》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揭开历史尘封,再现“照片新娘——评2012年笔会/福克纳奖获奖作品《阁楼上的佛像》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陷阱——以两部日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为例 日裔美国人战时拘留的记忆书写——《别了,曼扎那》和《落在香柏树上的雪》的文本分析 论《穿越雨林之弧》中的环境非正义现象 韩裔 战争性别与创伤解析诺拉·凯勒的《慰安妇》 谁是“说母语者“?——解析《说母语者》中的道德伦理困境 李昌来小说《投降者》的创伤叙事 空间与身份——论美籍韩裔作家佩蒂·金的《“可靠的”的士》 姓名建构与美国韩裔身份认同——诺拉·玉子·凯勒《慰安妇》之分析 论《手势人生》中的音乐叙事与“他者”政治 印度裔 变幻莫测的“卡莉女神”——解读芭拉蒂·穆克尔吉的《詹丝敏》 芭拉蒂·穆克吉的跨文化书写及其对奈保尔的模仿超越 讲故事的艺术:朱帕·拉西里及其《疾病讲解员》 殖民阴霾下女性意识觉醒之路——解读芭拉蒂·穆克尔吉的《树新娘》 女性、流散与后殖民——写在美国印度裔作家巴拉蒂·穆克吉去世之际 菲律宾裔 《美国在心中》的三维事实 论《美国在心中》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双向模拟策略 伪饰和神经质人格——《食狗人》中的新殖民女性形象 从女性角度析《美国在心中》中菲裔美国人的寻梦三部曲 “梦”:《美国在心中》的伦理隐喻 越南裔 越南裔美国文学研究述评 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 论越南裔美国作家黎氏艳岁与她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 淤泥中盛开祥和之莲:高兰小说中的战争创伤与后战争记忆 同情的困境:《同情者》中的世界主义伦理与反讽主义实践 论越南裔美国作家乐·莱·黑斯里斯的《天翻地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亚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746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6000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