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西藏地方史的精品。书中尤其对西藏贵族世家作了精辟的见解,作者联系西藏地方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描写了拉萨这座古城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过去的故事,论述了西藏贵族家庭的世系生活情况,便于我们对西藏贵族家庭生活整体轮廓的了解,也对研究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藏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目录

英文目录/1

导论/1

研究范围/1

资料来源/21

第一部分 贵族滋生的土壤:垂直社会

结构中的贵族群像

第一章 居于塔尖的“亚谿”家庭/3

第一节 达赖喇嘛与藏族社会的宗教观及其实践/5

第二节 达赖喇嘛的“神性”及其传奇家庭/16

第三节 神圣家庭的耀眼光环/24

第四节 “亚豁”家庭升浮、延续的秘密/41

第二章 血统高贵的“第本”家庭/57

第一节 高贵的血统与骄人的家族/59

第二节 显赫的贵族家庭/61

第三节 精心设计的贵族榜样/86

第三章 权威来自“米扎”家庭/112

第一节 停滞社会中的等级变动/114

第二节 荣誉的实际概念/117

第三节 在废墟上为自己树立铜像/155

第四章 一般贵族家庭/165

第一节 渴求权力,热衷声誉/167

第二节 执著地寻找更多的机会/170

第三节 苍茫变幻中的一点平静/189

第四节 守旧与放任/200

第二部分 强调“场所”的西藏贵族

第五章 “家庭”——坚实的厚墙/217

第一节 贵族社会的成分及其荣誉/219

第二节 家庭成员及其附庸构成的小社会/228

第三节 本来意义上的家庭利益及其核心框架/248

第四节 家庭主要成员和附属者的情感关系/269

第六章 婚姻契约和妇女的地位/275

第一节 不同的婚姻关系/277

第二节 狭窄的婚姻范围及其界限/290

第三节 浪漫的形式软化了僵硬的内容/298

第四节 婚姻深处透出的妇女地位/316

第七章 富有感情色彩的儿童成长教育/325

第一节 轮回观和亲情/327

第二节 育儿经/337

第三节 童年——社会化的第一步/348

第四节 有意识地让儿童体会家庭、社会和自我的关系/360

第八章 贵族生活网/369

第一节 宗教牵引下的精神世界/371

第二节 反复的劳作加深了年庆印象/375

第三节 宗教依赖和世俗迷恋同时存在/389

第四节 随风而逝/408

藏汉名词对照表/415

参考书目/418

(一)中文部分(按著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418

(二)译文部分(按著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421

(三)英文部分(按著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425

(四)藏文部分(按著者姓名的藏文字母顺序排列)/426

后记/427

试读章节

每个民族认识生活都有自己的角度,藏民族尤其是老一辈的藏族,他们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采取佛教的观点,相反,很少透过生活的表面掌握实质,纵使最为孤立的行为,也要与佛教联系在一起。正因为持有这样的生活观,所以西藏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制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关系,等级关系也成为人们恪守本位的行为规范。达赖喇嘛及其亚谿家庭一开始出现,就与这种固定的佛教和封建等级观念相调适。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藏族对于亚谿家庭几乎没有任何疑问,所有被调查的对象,都毫不费力地回答亚谿家庭就是指达赖喇嘛父母的家庭。在藏语中,“亚”是“父亲”的最高敬语,而“奚谷”在藏语中指“农田”,进而引申为“庄园”。于是人们用“亚谿”(父亲的庄园)这一既显示权势,也显示财富的名词来尊称达赖喇嘛的家庭,使“亚谿”约定俗成地成了专有名词。尽管这样,使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对象都很难回答西藏究竟有多少个亚谿家庭。的确,在宗教的影响下,对于似乎是最大合理的权威的存在,人们除了表示尊敬之外,不会有别的想法。因此,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人简单地认为西藏社会既然出现了十四个达赖喇嘛,想当然就应该有十四个亚谿家庭。挣脱“概念”的迷惑,找到表象下的客观实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藏族人是在宗教的背景中来认知达赖喇嘛和亚谿家庭的关系的。也就是说,藏族人对于亚谿家庭的态度带着强烈而又特殊虔诚的宗教感情。

通过调查来解析亚谿家庭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借助文献又如何呢?起码能获得最为基础的数字吧。让我们再来看看文献是如何记载的。尽管文献确定无疑地指出西藏历史上共出现过六个亚谿家庭,但是对于虔信宗教且富于幻想的藏族人来讲,似乎并不需要知道这样清楚明白的统计数。因为亚谿家庭的产生,对于藏族老百姓来讲,是一个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的结果,而这种宗教意义上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确定地给予藏族人面对当时实际停滞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幻想。正因为如此,亚谿家庭一经开始产生就带有高于普遍规律的神秘的宗教气息。P5-6

后记

《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一书的写作基础是建立在笔者对西藏贵族资料的搜集上。

与我同龄的孩子一样,从小我就喜欢缠着周围的大人讲故事。这些故事里不仅有“仙”和“怪”,更多的还有拉萨这座古城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过去的故事。所谓过去,认真计算起来,距今也就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故事中的人物在我的成长中,甚至今天,仍然十分活跃,比如拉鲁·次旺多杰先生。

慢慢的,我从被动听故事变成主动地寻找故事,并且有目的地记录故事。我在这样做时,已经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一名有关西藏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者了。

我最初的研究得到了时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所长格勒博士的引导和支持,那是1992年。我非常感谢他曾经给我提供的种种研究条件。从那时起,我开始写一些关于西藏贵族的文章,并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鼓励。在这里,我非常感激日本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先生,她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实际的帮助;非常感谢已故的黄颢先生,他带着病体耐心地审读了我的这本书稿;非常感谢廖东凡先生,他给予了我许多实际的指点和鼓励。我还要感谢邓锐龄先生、陈庆英先生、金志国先生,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总干事多杰才旦先生、西藏社会科院原院长平措次仁先生,他们给了我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资料上的支持。怀着同样的感激之情,对所有关心我的朋友和同事们,我都要说一声谢谢。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与鼓励,我对西藏贵族的研究不会有这么大的信心。最后,我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以及关爱我的丈夫,没有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写作也不会顺利。

本书写作的基础是在材料的收集上,对此,我向西藏档案馆的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谢意和最高的敬意。与此同时,向接受我采访的相关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拉鲁·次旺多杰先生、赤门·索朗班觉先生、夏扎·甘丹班觉先生、唐麦·贡觉白姆先生、吉普·顿珠平措先生和已故的吉普·平措次旦先生、帕拉·次央女士、普龙·索珍女士等。

《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的出版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个莫大的荣耀。为此,我愿意和所有关爱我的亲人、朋友们一起分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藏贵族世家(1900-195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次仁央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574993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9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