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璜(上下)/名著名译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唐璜》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极有趣的故事,从唐璜受少妇朱丽亚勾引、被她的伯爵丈夫带人举着火把搜查她的卧室开始——这是一个绝妙的轻歌剧场面——跟着来了一连串动人的情节,诸如海行遇险,在希腊岛上与海黛恋爱,被卖为奴而混入土耳其苏丹后宫,参加伊斯迈战役,受俄国女皇宠幸以及被派为使节去英,抵英后的各种奇遇,等等,都会教人读得入迷,放不下书来。世界名著之中,内容生动、戏剧化能同《唐璜》相比的,确实不多。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拜伦自称这本《唐璜》是一首讽刺史诗。而史诗都有一个故事。《唐璜》的故事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使是对拜伦其人不抱好感的读者也往往是一读就难于放下。第一章是一种欧洲讽刺歌剧式的场面:一个天真青年被一个少妇勾引了,惹得她那高龄丈夫带了仆人、打着火把、深夜来搜她的卧房……

试读章节

一○

确实,弥尔顿生逢乱世,遭人诽谤,

 因此请求复仇者“时间”予以公断,

而“时间”确也对他的遭遇忿忿不平,

 就把“弥尔顿风格”一词演化为“庄严”;

须知他没有违背自己的心作歌,

 也不曾把他的才能变为罪恶渊源。

他并不为了捧后生而咒骂前生,

他以仇恨暴君始,至死也不变更。

请想想,假如那双目失明的老人

 像撒缪尔一样,能从坟墓中起来,

再次宣告他的预言,使帝王颤惊;

 或者又活在人间,两鬓都已斑白,

受着种种苦难:那绝望的眼睛,

 那冷酷的女儿,贫困,苍老,病衰——

他可会对一个苏丹拜倒?他可会

听命于那心智上的太监卡色瑞?

那个粉面、冷血、泰然自若的恶棍!

 爱尔兰的血沾满了他光滑的手,

但这只是小试其锋;接着他奉派

 到邻邦去满足他大屠戮的胃口。

这是暴政所需的最卑鄙的工具,

 除了必要的才干外,再多也没有:

刚够使他添一节别人打的镣铐,

或者给端上早经人配成的毒药。

还是一个废话连篇的演说家,

鄙陋不堪,却邪恶得头头是道,

连最下流的捧场人都无从恭维,

而敌人(世界万邦)则不屑于一笑;

 他的嘴像地狱的磨盘,但进不出

一星活跃的火花,越出轨外照耀:

 好一个磨石,转个不停,磨个不停,

 使人懂了无尽的折磨,不息的运行。

一四

 就论那恶心的行业他也很拙劣:

总是修补又修补,事情弄到终了,

 还是剩些破绽使主子放心不下——

还有会议得召开,阴谋一再制造,

 或思想还得统制,国家还得镇压,

就这样笨拙地为人类钉着镣铐:

 这个奴隶钉制匠呵,专修旧锁链,

 他的每笔生意只招得天怒人怨。

一五

 我们也可从他的内心推知其人:

一点人味没有,他只有两个目标:

 一是怎样侍主,另一是怎样捆人,

他相信他戴的锁链别人不可少;

 像一个尤丑庇阿斯②,他对于什么

高贵,自由,智慧,讥讽,都一概不晓;

 他是无畏的,——一块冰怎能有感情? 他的勇气也不过是内心的僵硬.,

一六

 我在哪儿才看不到他的桎梏?

因为我绝不要身受它。哦,意大利①!

 古罗马的英魂才在你身上复苏,

又在这国贼的弥天谎言下萎靡;

 你的镣铐的声音在我心里激荡,

爱尔兰②的新创也向我高声呼吁。

 欧洲依旧有奴隶、国王、军队、同盟——

 而骚塞却对它唱着拙劣的歌颂。

一七

 桂冠大人呵,我现在就向您献出

这以朴实无华的诗句写成的歌。

 如果说,我不善于阿谀的辞令,

那是因为我还保有黄蓝的服色;

 我的政见当然很有待于教导,

何况变节也很时髦:谁要想持着

 一种信念,最近已变得难上加难——

 您说对吗,我最会变节的托利党员?

 

      一八一八年九月十六日,威尼斯

P8-12

序言

拜伦(1788—1824)写《唐璜》,是一八一八至一八二三年间的事。这时他已移居意大利,年龄虽刚过三十,在人生经验和艺术修养上却都已臻成熟之境。

所谓人生经验,主要是指两点:第一,他在英国国内曾以一个有诗名的青年贵族身份成为名公贵妇们的座上客,在时髦社会上大红了一气,但后来因离经叛道的言行和私生活上的问题又反而大受攻击,他于是愤然离国去意;第二,他在意大利参加了烧炭党人的地下抗奥活动。这样,他对英国上层社会的炎凉世态和欧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了亲身体会。

所谓艺术,是指他已从初期的抒情诗、故事诗、纪游诗、诗剧进到讽刺诗,风格也从绚烂归于平易,能够写得得心应手了。

换言之,在人生经验和艺术修养两方面,拜伦已经为写《唐璜》准备了条件。

《唐璜》不好写,因为这是一个欧洲中世纪旧传说,传说中的唐璜其人是一个专门玩弄妇女的登徒子,而且已经由莫里哀和莫扎特写进过喜剧和歌剧,要把他写得风流放荡不难,要把他写得有点不同或有点意义却不易。

那么,拜伦笔下的唐璜又是什么样子?

他写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心地善良,虽然也落进过情网并参加过战争,却有正义感,怜悯弱小,例如在伊斯迈战役里从哥萨克骑兵的刀下救出了小姑娘莱拉。

他又写他充满了青年人的天真和好奇心,观察力特别敏锐,这样就可以通过他的眼睛把欧洲的现实尽量收了进来。为此拜伦还把唐璜的活动年代从中世纪拉到十八世纪,否则也就谈不上参加俄土之间的伊斯迈战役了。

这样就使得唐璜从登徒子变成了英雄。这是拜伦的一大创新。

而这样做,又把故事的内容充实了。《唐璜》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极有趣的故事,从唐璜受少妇朱丽亚勾引、被她的伯爵丈夫带人举着火把搜查她的卧室开始——这是一个绝妙的轻歌剧场面——跟着来了一连串动人的情节,诸如海行遇险,在希腊岛上与海黛恋爱,被卖为奴而混入土耳其苏丹后宫,参加伊斯迈战役,受俄国女皇宠幸以及被派为使节去英,抵英后的各种奇遇,等等,都会教人读得入迷,放不下书来。世界名著之中,内容生动、戏剧化能同《唐璜》相比的,确实不多。

然而《唐璜》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读者会注意到作者一边讲故事,一边发议论。他始终在场,好像此书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唐璜,一个是拜伦自己,而且两者形成对照,一个天真,一个世故,一个行动,一个旁观而冷言冷语。他的议论把十九世纪的欧洲现实拉了进来,例如他这样评说滑铁卢战役的获胜者、英国军阀惠灵吞:

你“杰出的刽子手呵,”——但别吃惊,

这是莎翁的话,用得恰如其分.

战争本来就是砍头和割气管,

除非它的事业有正义来批准。

假如你确曾演过仁德的角色,

世人而非世人的主子将会评定;

我倒很想知道谁能从滑铁卢

得到好处,除了你和你的恩主?

(第九章第四节)这是拜伦有意插进的一段话。他写此诗的目的之一是讽刺,尤其是讽刺他所处的十九世纪社会,因此借题发挥,除了这里骂惠灵吞,还在别处骂英国国王、众多大臣和无行文人,骂得不够还常宣告人民革命之必然到来:

我仿佛听见乌的歌说,待不很久  人民就会强大……

(第八童第五十节)

唯有萆命

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除净。

(第八章第五十一节)有的时候,他也谈书论艺,回忆过去(如自豪于曾经泅渡海峡——见第二章第一。五节),瞻望将来(如预言有一天人会坐飞船登上月球——见第十章第二节),既有有趣的话题,又有机智、锋利的言词,构成了全诗另一种吸引人的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说,此诗有一种历史的层积:中世纪、十八、十九世纪集合于此,再加有两个主人公出没于诗行之间。它一点儿不单薄,这又是它胜过一般故事诗的地方。

能够做到这点,拜伦在技巧上得力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常在的因素,即他对于口语英文的绝对掌握。他写诗以十八世纪的蒲柏为师,而蒲柏就善于用一种干净、机智的口语入诗。

一个是他到意大利后才获得的本领,即学到了如何运用意大利八行体(ottawa rima)。这诗体经过意大利诗人普尔其、勃尼等人的运用,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即能够适应口语风格,做到庄谐并陈,伸缩自如。它的脚韵安排是ab ab ab cc,最后二行可以用来小结或转接。拜伦对它进行了一点改造,即把意大利原型的每行八音节延长为更适合英语诗的十个音节,但保留了它的韵律,特别是在最后互韵的两行上下功夫,使它们能起到所谓“倒顶点”的作用,即到诗段之末,突然出现一个倒笔,把前面六行所说的一下勾销,取得特殊的讽刺效果。关于惠灵吞的另一段之末就有这样的倒笔:

“各族的救星”呀.——其实远未得救,

“欧洲的解放者”呀,——使她更不自由。

(第几章第五节)这种否定迅如闪电,效果特别明显,就是因为运用了倒笔。

另一例如:

帝王支配万物,但不能变其性,

而皱纹,该死的民主党,绝不奉承。

(第十章第二十四节)则是更多地带有冷嘲味道,意味也更隽永了。

这些评论是有趣的,但拜伦又注意使它们不喧宾夺主。它们毕竟是故事的附庸,而故事一直在进行着。拜伦虽未最后完成这部巨著,但巨著的总结构已经清楚。其中的主线之一是唐璜的两次旅行,一次自西向东,从西班牙到俄国,一次自东到西,自俄国到英国。这两次旅行使他接触到欧洲广大地区的山川、城堡、人物、事件,更使得本诗内容五彩缤纷。我们读着本诗,享受到既读故事又读游记的乐趣,而拜伦早是纪游的能手,这已有四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为证,无须我们多说了。

这一切使得《唐璜》的内容异常丰富,但还要加上另外一点,即弥漫全书的浪漫气氛。唐璜毕竟还是一个浪漫青年,他同海黛的恋爱是浪漫的,他的两次旅行是浪漫的,等到他到了英国,我们又看到了他的浪漫气质是怎样地同世故、虚伪的英国社会不调和。拜伦的笔不论怎样讽刺,总是满载着浪漫情思的,写景则纵情歌唱:

黄昏的美妙时光呵!在拉瓦那

那为松林荫蔽的寂静的岸沿,

参天的古木常青……

(第三章第一。五节)写人则一往情深:  每人就是对方的镜子,谁看谁

都是眼里亮晶晶地闪着欢乐:

他们知道,这宝石一般的闪光

无非是他们眼底深情的反映。

(第四章第十三节)无须多引了,亲爱的读者,读吧,这部讽刺史诗里有一个现实的欧洲,又有一个浪漫的想象世界。

王佐良

一九九二年八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璜(上下)/名著名译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拜伦
译者 查良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2591
开本 32开
页数 83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9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1980-07-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24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