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视野 | 
| 内容 |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会通中外与中国话语 国际视野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路径选择 如何理解历史研究的本土情怀 多维度诠释中国古代史 ――以富民、农商与南北整合为重点 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 ――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 酋邦、阶等社会与分层社会以及早期国家的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的新实证主义诉求 也说“回到傅斯年” 当代中国古史研究三题 ――疑、默证及举证责任 《资治通鉴》研究中的史料批判问题 ――从田浩、辛德勇二文论司马光建构史料谈起 文本细节所见北宋大礼五使的任命与书写 ――兼论史学研究中的碎片化 医学与社会文化之间 ――百年来清代医疗史研究述评 物质文化史、全球史观照下的中国古代博物学史学科 ――“物”研究的比较、启发与回应 日本“中国学”界的“淮南子学”研究述略 ――兼谈21世纪《淮南子》研究的世界性视野 “西番帝师”与“亡国先兆” ――日本康永四年山门嗷诉叙述中的宋元佛教 朝鲜王朝官修《高丽史》对元东征日本的历史书写 书籍与治教:朝鲜王朝对华书籍交流与“小中华”意识 敦煌文书与出土墓志的关联解读 ――以侯莫陈琰《顿悟真宗要诀》为例 赋役故事 ――明末清初松江一个秀才的经历和记忆 明代余姚科举中的《礼记》与《易》 黄景昉《国史唯疑》探微 尴尬的历史际遇 ――明代藩王的政治诉求及其精神出路 附:“评论与反思: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视野”学术研讨会综述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靠前视野》由2017年6月《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古代文明》三家编辑部于长春共同举办的“评论与反思: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靠前视野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选编而成。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靠前视野》这些文章在中国古代史通贯性认识、反思历史研究方法、拓展中国古代史研究视角,以及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中国古代史研究观念等方面,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观念、新动向,既可供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参考,亦可资有关学者教研了解历史学动态之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国际视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轶峰等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编者:赵轶峰//彭卫//李振宏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4177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1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72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70 | 
| CIP核字 | 2019048177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11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