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题孩子没问题(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家有“问题生”,如何读懂“问题孩子”的心?陈德军编著的《问题孩子没问题(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将带您透析青少年的常见问题,帮孩子摆脱心理阴影。您会发现,一切都不是孩子的“问题”。

内容推荐

陈德军编著的《问题孩子没问题(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集结了22种“问题生”的类型,给父母支招一一应对,读懂“问题孩子”的心,帮他们快速走出阴影。《问题孩子没问题(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叙述方式上针对孩子的常见“问题”,用案例、专家解析、支招的形式,将问题层层分析,摸清原因所在,指出解决之道,让孩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帮孩子搬走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目录

第一章 “问题孩子”面面观

 1 骄傲型——我永远都是最棒的

 2 自卑型——看来是学不好了

 3 怯弱型——想唱歌可不敢唱

 4 粗心型——心里似明镜,一做就出错

 5 叛逆型——只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6 偏科型——只喜欢上数学课

 7 依赖型——没有父母,我该怎么办

 8 嫉妒型——“既生瑜,何生亮”

 9 网瘾型——网络是我的“寄托”和“乐园”

 10 虚荣型——我是当代的“玛蒂尔德”

 11 自私型——一切为我,我为一切

 12 “烈马”型——难以驯服的“烈马”

 13 懒惰型——懒出来的差生

 14 失控型——自控能力差

 15 “朽木”型——费尽脑筋而无效果的特殊生

 16 沉默型——默默无闻的“问题生”

 17 娇惯型——娇惯出来的“问题孩子”

 18 厌学型——逃避学习的厌学者

 19 品差型——思想品德处于边缘化

 20 恶习型——不良习惯屡教不改

 21 障碍型——与众不同的心理障碍者

 22 人格型——双重人格下的隐患孩子

第二章 外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 学习是个“硬指标”

 2 大人往往忽视了自己的问题

 3 特殊的成长环境

 4 “问题老师”导致“问题学生”

 5 不懂孩子的“问题父母”

 6 孩子攀比出来的伤害

 7 社会的阴暗面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第三章 父母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

 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 检视自己的家教误区

 3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4 孩子的教育不可硬来

 5 允许孩子“失败”

 6 做老师的帮手

 7 激发孩子的动力

 8 防患于未然

 9 教育孩子分清善恶美丑

 10 警惕孩子“一俊遮百丑”

 11 铁树迟早会开花

第四章 关注孩子的心理

 1 探究孩子内心真实的世界

 2 解开孩子的心结

 3 让孩子感受真实的世界

 4 留住孩子的自尊

 5 让孩子感到平等

 6 不要抑杀孩子的自信

 7 用闪光点带动孩子的自信心

 8 养成持之以恒的成功信念

 9 孩子过度害羞怎么办

 10 理解孩子至真至纯的感情

第五章 让孩子发现学习如此美好

 1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2 多肯定激励孩子

 3 万丈高楼平地起

 4 学习要得法

 5 掌握一些考试技巧

 6 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六章 拓展孩子的成长视野

 1 功夫在诗外

 2 拥抱大自然

 3 有意义的玩

 4 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

 5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6 让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起飞

试读章节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在家里被长辈们“众星捧月”般地宠着,表现得霸道、蛮横,甚至颐指气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滋生骄傲情绪,看不起别人,这将严重影响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

儿子今年14岁了,非常聪明,成绩优秀,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非常喜欢他。表面看来无可挑剔的儿子,进入青春期后,脾气变大了。他开始不听我们的话,甚至常常和我们顶嘴、怄气,让我们心里很难受。

我们常常想,自己辛苦挣钱,给孩子提供这样优越的成长环境,当然是希望他将来有更好的前途;却没想过,这些优越的条件,造就了他的骄傲。听老师和同学反映,他现在有点“盛气凌人”,瞧不起家境差、成绩差的同学,总认为自己最棒。

他的妄自尊大,使和他关系要好的几个同学有点疏远他了,这让他有些烦躁,做事开始没耐心,意志力变差了。常常为了一件小事,他就和我们或其他同学发脾气。同学们开始慢慢孤立他,这种人际现状,加速了儿子心理状态的恶化。我该如何做才好呢?

这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问题”发出的心声。案例中的孩子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孩子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是错误、扭曲的。孩子处于父母的余荫之下,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为他造就的优越感。

别人的羡慕和恭维没有使孩子自律,反而使孩子有些飘飘然。可以预见的是,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更多更加偏激而恶劣的行为。好在母亲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了“问题”。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由他身边的环境决定的,甚至与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关。

生活中,孩子的自负、骄傲,多半是家长的溺爱、骄纵造成的。一个目中无人的孩子,与他人交流时会增加许多无形的沟通障碍。这类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洋洋自得,渐渐会失去了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

孩子骄傲自满往往是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短处,看问题非常自我,往往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对孩子非常不利。当然,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令自己骄傲的长处,这类“问题生”中不乏优秀的孩子。但是,他们因为骄傲,在无形之中隔绝了许多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渐渐变得狭隘、自私起来。遗憾的是,他们对此却全然不知。

很多孩子过不了成绩“富裕”的日子,按常话说就是“有一点钱就发热”,做事情太过自信,轻视同学。他们低估了其他同学高估了自己,他们目空一切,很少客观地剖析自己。因为他们骄傲了,学习不努力了,很快就被别的同学赶上了。要命的是,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往往找一些客观原因或推脱为别人的错误,比如,XXX耽误我的学习了,XXX大声说话影响我了,等等。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很多孩子学习优秀,但骄傲自大是大忌,因为人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说用不着上刀山下火海,但也需要长期磨练,来不得半点骄傲,骄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P2-3

序言

这几年,教育界和广大的父母对有关“问题生”的“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许多老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判断、转化和解决“问题生”的“问题”的方法,家长们也提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及正确引导“问题生”的建议……毫无疑问,大家都希望“问题孩子”没问题。

在深入“问题生”这个话题之前,先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什么是“问题生”?从字面上讲,“问题生”就是有问题的学生,需要强调的是,“问题生”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不是老师和家长能迅速解决的问题,但它可以慢慢转化,最终不再是“问题”。一致公认的是,它主要表现为心理障碍、不良品德、坏习惯和厌学等几个方面,同时,它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对“问题生”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认为“问题生”就是差生,有人把差生称为“后进生”,这还是换汤不换药,非常狭义。其实,“问题生”可以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是厌恶学习的学生,更可以是心理存在障碍的孩子,还可以是道德低下的学生……也就是说,孩子至少在某一方面出了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孩子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老师和父母的注意,不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会将问题继续发酵,扩大化,将带来巨大的隐患,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功。因此,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和监护人,应将孩子的问题掐灭在危害孩子之前。

生活中,孩子有了问题之后,很多父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将灰心、生气、发怒等负面情绪统统“泼”在孩子身上。每一个孩子在人生之始都是一张白纸,纸上会书写什么内容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父母对他们后天的影响直接相关,所以,父母应检视自身并观察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向分数看齐的今天,孩子在学业方面的问题反而不严重,严重的是道德、习惯、心理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类问题导致一些孩子在青春期或考上大学后弱不禁风,严重者甚至以自杀作为解脱,是家庭的悲剧,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许多自寻短见的孩子,他们在学业上往往很优秀,却因为种种心理障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而早早凋零。

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标志,这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实现分数的方式上,错的是父母“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分数,忽视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父母让孩子加班加点地学习、牺牲孩子玩耍的时间、束缚他们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各类成长的困惑,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实际上,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的问题不是自然形成的,只不过是孩子被迫接受、模仿了成人社会各种不好的现象、无法承受父母强加给他们的压力、被父母用溺爱的糖衣炮弹包围等等因素下而形成的不良行为。因此, “问题生”都是由我们成人“制造”出来的。

孩子有了问题就必须解决,这样才能促进他们身心的正常成长。目前市面上很少看到有帮助父母解决“问题生”成长难题的指导书籍,经过走访教学一线的特、高级教师和很多“问题生”家长,在近一年的整理编辑工作中,这本书终于可以面市了。希望它能给“问题生”的家长以启发,给父母引导“问题孩子”的思路,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题孩子没问题(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德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42802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1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