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译翻译文库)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内容
作者简介

刘宓庆,生于1939年,祖籍湖南新宁,中国当代知名翻译理论家。刘氏长期从事翻译实务与理论研究,创建了翻译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后期的功能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在靠前学术界备受重视。在本体论层面,刘氏就翻译及其理论研究提出“文化战略观”;在方法论层面,他提出“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研究方法。刘氏强调翻译的整体性整合研究,主张建立中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主要论著有《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翻译美学导论》《文化翻译论纲》《翻译与语言哲学》等14本,其中大部分已收入《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由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19年,中译出版社推出《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甄选刘宓庆潜**术40年来的代表作品6种,包括《文体与翻译》《文化翻译论纲》《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集中展现其理论发展脉络和思想精髓。

目录

新“翻译答问”——第二版代序
第二版出版说明(2012)
章 论翻译思想研究:从不要误会严复谈起
1.1 翻译思想:翻译理论的最高层级
1.2 翻译思想的基本特征
1.2.1 高层级性
1.2.2 能产性
1.2.3 模糊性
1.2.4 传承性
1.2.5 迁延性
1.3 研究翻译思想的重大意义
1.3.1 有助于提高对翻译理论研究认识的整体水平
1.3.2 有助于翻译思想在传统重构中的功能发挥
1.3.3 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翻译实务的发展
1.3.4 有助于发现问题、识别真伪、增强判断力,从而使我们能更有的放矢地克服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偏差
1.4 中国当代翻译思想发展沿革
1.5 中国当代翻译思想探讨
第二章 论中国翻译传统
2.1 文化战略考量
2.2 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
2.3 关注意义,兼及审美
2.4 强调悟性、强化主体
2.5 反思与重构
2.5.1 关于文化战略考量
2.5.2 关于“圆满调和”
2.5.3 关于意义兼及审美
2.5.4 关于主体问题
第三章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必须体现中国价值
3.1 中国翻译理论应有的理论诉求与理论素质
3.2 中国译论应具有鲜明的中国地缘人文历史、地缘社会政治特色
3.3 中国翻译思想植根于丰厚的中华文化沃土中
3.4 中国翻译理论有其独特的发展渊源、发展沿革和发展模式
3.4.1 佛经翻译期
3.4.2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期
3.4.3 清末以学术翻译为主的综合翻译期
3.4.4 20世纪上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3.4.5 20世纪下半期的综合翻译期
……
第四章 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翻译学与墨家思想
第五章 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反思·超越·重构
第六章 论形式的功能观:“还形式以生命”
第七章 西方当代译论的三个源头
第八章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和流派述略
第九章 论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第十章 维根斯坦的意义观与翻译研究
第十一章 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第十二章 本杰明翻译观试析
第十三章 论翻译的原创性
第十四章 翻译是对原语的超越——论打造“脱颖而出”的译文

内容推荐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一书立论于中西译学的对比,建基于语言文化历史分析。内容包括:论翻译思想研究:从不要误会严复谈起;论中国翻译传统;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必须体现中国价值;翻译学呼唤新的传统观:翻译学与墨家思想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译翻译文库)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宓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59421
开本 23cm
页数 5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000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翻译理论研究者和学习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59
丛书名 中译翻译文库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79.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