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声音的密纹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音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指向,述说了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各种故事。既有自己学习各种乐器,比如吉他、二胡、箫、笛子等的小故事和经历,也生动描绘了与音乐有关的各路师友的形象,譬如老顽童般的《花溪》主编廖国松、交响乐发烧友《花溪》主编袁政谦、音响达人大表姐夫罗哥、痴迷音乐很后却患上精神疾病艰难度日的八姑父等。因此本书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音乐记忆,更是作者身处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里贵阳这座城市中普通百姓的音乐记忆。同时还收录了作者的音乐随笔、乐评文章,以及受音乐启发而创作的小说、散文等,譬如《印象中的二十九个华语歌手》是对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代表人物(邓丽君、王菲等)的精彩点评,以及《漫话摇滚》《黑胶唱片》《在高艳津子家听吴彤唱无字歌》等。在本书中,音乐被还原成相关的音乐事件、音乐故事、音乐小说、音乐传记,将我们引领到一个独具魅力的人与音乐互动共生的世界,具有城市场域中浓厚的音乐人类学意味。独特的音乐视角,折射出一座具体的城市、一个特定的时代、一个个体的人和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面貌,必然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作者简介 戴冰,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高研班学员,《文汇报》专栏作家。出版小说、散文随笔集多部。现居贵阳。代表作有学术随笔《穿过博尔赫斯的阴影》等。 目录 \t自序 \t我想要一把吉他 \t有关吉他的记忆片断 \t词曲练习 \t诗与歌词 \t迪斯科与《夜色阑珊》 \t迈克尔·杰克逊:《真棒》 \t音像公司、阿帆、杰克逊和《短夏》 \t董重 \t蒲菱 \t在张建建家的客厅里 \t在高艳津子家听吴彤唱无字歌 \t贵州大学小礼堂的摇滚讲座 \t《都市人格》与《北京故事》 \t《摇滚梦寻》 \t乐手、歌手、舞手 \t少年宫舞厅 \t乐评 \t音乐与文字 \t和音乐有关的四个师友 \t我家的几套音响设备 \t黑胶唱片 \t打口带和铬带 \t和音乐有关的六个家人 \t我想要一把吉他 \t电吉他 \t吉他之外的五种乐器 \t印象中的二十九个华语歌手 \t我最喜欢的两个歌手 \t吉他终结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声音的密纹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戴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1400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1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2 |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2 | 
| CIP核字 | 2018266608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J60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3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194 | 
| 宽 | 136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5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