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学的世界 |
内容 | 作者简介 目录 编 汉学通论:观念、方法和研究范式 中国研究何去何从 我对国际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国学、汉学与中国学 试探e考据对汉学研究的冲击——从“甲午八日”脂批谈起 汉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变异的概观与评价 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汉学的悲剧——西方汉学的回思与检讨 文献学与汉学史的写作 ——兼评韩大伟《顶礼膜拜:汉学先驱和古典汉语文献学的发展》 “汉学”还是“汉印学”?——探寻一个包罗万象的科学阐释 用中国自己的语言谈国学的体系 第二编 国际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西方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记述 传统与寻真——西方古典汉学史回顾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况 法国对中国哲学史和儒教的研究 法国对20世纪中国史的研究 法国对中国考古和艺术的研究(1950-1994) 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华裔学志》及其研究对西方汉学的贡献 日本的现代中国研究与现代中国学部——访日本爱知大学加加美光行教授 第三编 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阐释 清儒“说经”的“基础知识 经典注释文本与流行版本的异同 ——以《四库全书》本皇侃《论语义疏》为例 芳帙青简,绿字柏熏——六朝与初唐的文本与物质文化 扬州评话:传承、表演与保护 五百年前郑和研究一瞥——兼论葡萄牙史书对下西洋中止原因的分析 理解过去的三条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 中国文化与21世纪的人类文明——以”儒道佛“三教为核心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两极评判的当下启示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文化根据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序 第四编 国际汉学与跨文化交流 欧洲人眼中的他者——中国:从想象的异邦到理解的异邦 16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19世纪以前的中俄互识 《圣经》在17世纪的中国 明清时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 《中庸》的首个西方译本——罗明坚的拉丁文译本 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庞德对中国文化吸收的思想意义 …… 第五编 汉学人物志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筹办靠前汉学大会期间征集的海内外有名专家的论文为基础,从《世界汉学》前四期选录部分文章,共60余篇,汇辑编选而成。全书集中国、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多国汉学家的学术成果于一身,内容涉及对汉学研究观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汉学研究学术史的梳理、前景展望,各国汉学流派、汉学机构研究成果,有名汉学家的学术传记,对传统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重构的探讨,等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学的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文章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王文章 |
绘者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20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7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67000 |
出版时间 | 2019-5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922 |
CIP核字 | 2018014339 |
中图分类号 | K207.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6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9 |
宽 | 198 |
高 | 27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158.00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