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深入挖掘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丰富内涵和传承脉络,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很好成果,是浙江重要的“地域文化档案”。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为该丛书之一,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是以当地所产糖蔗为原料,以人(畜)力绞车绞汁,用柴烧铁锅分级煎熬的制糖工艺。其制品因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又名“义乌青”,素以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香甜可口著称,为义乌有名的大宗土产品。义乌红糖生产历史悠久,以“鸡毛换糖”为特征的商业经营文化对“义乌精神”的产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 图书 |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深入挖掘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丰富内涵和传承脉络,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很好成果,是浙江重要的“地域文化档案”。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为该丛书之一,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是以当地所产糖蔗为原料,以人(畜)力绞车绞汁,用柴烧铁锅分级煎熬的制糖工艺。其制品因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又名“义乌青”,素以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洁无渣、香甜可口著称,为义乌有名的大宗土产品。义乌红糖生产历史悠久,以“鸡毛换糖”为特征的商业经营文化对“义乌精神”的产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一、概述 [壹]说糖 [贰]义乌糖蔗 [叁]义乌红糖 二、义乌红糖加工制作方式及流程 [壹]义乌红糖加工制作方式 [贰]义乌红糖制作流程 三、义乌红糖产品 [壹]义乌红糖的主要产品 [贰]义乌红糖的衍生产品 [叁]会展红糖 [肆]红糖文创 四、红糖文化 [壹]鸡毛换糖 [贰]红糖故事 [参]红糖的诗词与谚语 [肆]其他与红糖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 五、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壹]传承谱系与代表性传承人 [贰]存续状况与保护措施 附录 [壹]1954年义乌青糖生产成本调查表 [贰]1979年义乌红糖标准 [参]2016年义乌市红糖行业诚信公约 [肆]义乌红糖团体标准 [伍]义乌红糖加工技艺规程团体标准 [陆]义乌糖蔗营养成分表 [柒]义乌红糖营养成分表 [捌]专家学者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优赛,朱福田 著 褚子育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424370 |
| 开本 | |
| 页数 | 2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24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