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小词语大文化 |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教授在本书中以11个司空见惯的词语进行深度辨析,深入浅出的讲述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含义。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而他的切入方式是“由词通道”。“字”和“词”本是不同的概念,单个字曾经也可以作一个独立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它随着历史的更迭、人们的使用习惯等等的诸多因素,导致自身含义的变迁。这些词语的内涵以及词义变迁的情况,相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本书另附冯天瑜先生关于文化史、师友漫谈录以及冯先生将全部家藏古代文物捐献给国家的回忆录等文章,因此本书也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一代文化史家的治学方法和文人的精神风骨。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文化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辛亥武昌首义史》、《张之洞评传》、《“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新语探源》、《“封建”考论》、《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由词通道 近代“日语借词”辨析 文明 中国 革命 科学 封建 与三先生议“封建” 自由 社会 民主 几何 地球 共和 明清之际“四杰”创识一“近代性”语义辨析 从张之洞忌讳“新名词”说开去 中国传统文化两极评判的当下启示 观照文化史的两个重点:开创期与近代转型期 “预流”与“不人流” 《冯永轩集》序 《冯氏藏墨》序 《冯氏藏札》序 《冯氏藏币》序 忆家藏梁、王条幅 精神家园——湖北图书馆住读八年小记 导语 这是一部“历史文化语义学”领域的核心著作。作者由字通词,由词通道,以“中国”“文明”“封建”“科学”“民主”“共和”“革命”“自由”等常用词汇展开中-西-日三边文化互动的壮阔图景,探索近代以来汉字新语的文化内蕴,发现众多词语、概念生成和演变的过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小词语大文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天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1039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4 |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64 |
| CIP核字 | 2021270505 |
| 中图分类号 | H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辽宁 |
| 长 | 234 |
| 宽 | 166 |
| 高 | 20 |
| 整理 | 整理:孙东明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