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丁立群教授系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特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很好中青年专家,省“文化名家”理论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兼任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文化理论。 目录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元问题研究 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哲学阐释 哲学思维的非日常性 论日常思维 论日常交往 日常交往与日常思维的生成 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机制研究 ——基于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 中国语境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阐释与思考 ——国外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现代化 论发展的多重内涵 现代性与中国日常思维变革 范式的悖论与决定论批判 ——马尔库什的范式理论述评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性道德及其对现代文化的意义 西方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20世纪西方文化危机的神学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与限度 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消弭与整合 俄罗斯文化中的深层结构特征及其理论旨趣 ——以白银时代哲学为研究视域判理论 日常生活批判与生活世界理论 日常生活: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研究的重要视点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 从马克思实践的观点看20世纪的生活世界理论 许茨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比较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个案研究 如何展开日常生活批判 ——科西克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四重维度 论列斐伏尔节奏分析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俄国现代化文化阻力文化哲学反思 从自我到他者的主体问性转换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理论走向 表象之思与切近之思 ——海德格尔物的分析思想 海外译稿 论多重实在 当代俄罗斯哲学对同一性问题的探索 内容推荐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基于20世纪以来人类所经历的深刻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为背景,在基本理论定位和本质精神上把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思潮等解读为文化批判理论,自觉地把这几种在20世纪以来影响很大、价值取向又各异的学术理论思潮放到现代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丁立群 |
| 译者 | |
| 编者 | 丁立群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52587 |
| 开本 | 26cm |
| 页数 | 3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6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 正文语种 | CHI |
| 读者对象 | 文化哲学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64 |
| CIP核字 | 2019164050 |
| 中图分类号 | G02 |
| 丛书名 |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丛书 |
| 印张 | 2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7 |
| 宽 | 164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13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