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守礼齐家 儒学与婚丧习俗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守礼齐家:儒学与婚丧习俗》主要内容包括“三书”“六礼”婚俗礼仪形式,当代婚姻嫁娶习俗中的生儿育女观念,“从一而终”观念与对美满幸福婚姻的期待,家庭伦理中的孝道要求,“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与灵魂不死的信念,“三年之丧”是为“心安”,衷情、敬意之礼仪形式。 目录 章“三书”“六礼”婚俗礼仪形式 一、“父母之命” 二、“无媒不娶” 三、“私奔” 四、“三书”“六礼”的婚姻礼仪形式 五、婚姻礼仪的起源与儒家的主张和理论依据 六、儒家婚姻礼仪中的等级特点:门当户对 七、中国近现代的婚姻礼仪改革 八、当代乡俗儒风 第二章当代婚姻嫁娶习俗中的生儿育女观念 一、中国婚嫁礼仪中祈孕求子的传统习俗 二、儒家思想中的家庭观念 三、小家庭是大家族的组成部分,中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宗族结构 四、“家国同构”“移孝作忠”时代,宗族与国家 五、儒家婚姻礼仪中的生儿育女基本观念辨析 六、当代乡俗儒风 第三章“从一而终”观念与对美满幸福婚姻的期待 一、中国古代婚俗相关表现 二、先秦儒家婚嫁礼仪特征是给予女方充分的尊重和基本权利 三、中国古代婚姻注重的是“别男女” 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五、古今比较,乡俗儒风 第四章家庭伦理中的孝道要求 一、曾子出妻 二、拜见公婆的“成妇礼” 三、“五伦”与“为妇之道” 四、家庭中婆媳更容易形成的紧张关系需要调适 五、当代乡俗儒风 …… 第五章“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与灵魂不死的信念 第六章“三年之丧”是为“心安” 第七章衷情、敬意之礼仪形式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守礼齐家 儒学与婚丧习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红珍 著 向世陵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36272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8000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K892.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