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望蜀道(上)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反映广元旅游文化的专门性文集,铜版纸彩色印刷。作者饱含激情,以其独特的视角、敏睿的思维和鲜活的文笔描绘了历史名城广元独具的蜀道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全书图文并茂。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自然而然被作者笔下的广元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件文物深深地吸引,从而使自己进入到美妙的旅游欣赏状态和更高的旅游欣赏境界。

内容推荐

广元,作为历史名城,它独具的蜀道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在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本书不仅仅是广元旅游景点的“中介人”,也不仅仅是广元旅游文化的“二传手”,它更是我们欣赏广元特性和文化共性的“艺术品”,是感悟广元历史和文化现实的“智慧园”。它有理趣有灵性,有力度有厚度,饱含思想感情,蕴藏文化内涵。通过它,我们可以乌瞰广元全景,透视古往今来;通过它,对广元的同一处景点或同一件文物,我们在欣赏时,会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自然而然地进入美妙的旅游欣赏状态和更高的旅游欣赏境界。

本书的出版,将为促进广元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本土的推力和助力,同时也将成为广元市旅游文化发展中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目录

序言

翠云廊

剑门关

明月峡

昭化古城

七里峡

苍王峡

曾家山

红军城

白花石刻

写作手记

试读章节

红军城

旺苍老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站在南阳山上俯视,它就像一艘奋力前行的航船。1933年,“这艘船”曾经承载过一个亘古未有的政权——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瞻仰它,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仿佛听到中华民族命运交响乐中一曲绚丽的乐章。

从旺苍新城向东北走,过一座桥,就是旺苍老城——红军城。它坐落在东河镇与黄洋河相汇的沙洲上,面积约1.5平方千米。城内一纵两横三条街道,文昌街从南向北一贯到底,王庙街、龙潭街在文昌街最南端向东西延伸。三条街一长两短,极像一把直指北方的利剑。这座充满小青瓦、木板门民居的古镇,据说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文昌街的王家大院现在是红军城的史迹陈列馆,走进它,我们就仿佛走进了1933年。

1933年初,川北的寒风中回荡着一股暖流。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在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中,开始向川陕实行战略转移。1月,红四方面军翻越大巴山,占领通江、南江、巴中;2月,攻占旺苍境内部分地区。之后4个月间,红四方面军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的“三路围攻”,取得空山坝战役、三江坝战役的胜利。6月,解放旺苍城。当年的旺苍正处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之中,当政者横征暴敛,苛捐如虎,一年要征数年粮,捐税不下百余种。老百姓烤火要收“火龙捐”,煮饭要收“搭钩捐”,抽烟要收“烟袋捐”,过路要收“过路捐”,正如民谣所唱“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忽然听到“打土豪,分田地”,要“翻身当家做主”,心中是何等的惊愕与兴奋。他们未曾想到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政权,而且这样的军队竟然来到自己的身边!这样的政权就要在自己这方土地上建立。于是,他们吹唢呐,放鞭炮,敲锣打鼓庆祝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

龙潭街23号是“西北军事委员会”的旧址,这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最高首脑机关,当时的主席是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在这里他们为执行中央政治局、军委关于配合中央红军人川等工作进行了研究,决定暂停与胡宗南的角逐,适时收缩东线部队,集中主力强渡嘉陵江。

龙潭街21号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的旧址。总指挥是徐向前、政治委员是陈昌浩、政治部主任是刘士奇。当时红四军下辖第四军(10师、11师、12师),第25军(73师、74师、75师)。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在旺苍木门镇召开了“木门会议”。川陕苏区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王树声、曾中生、傅钟、曾传六、张琴秋、李先念、倪志亮等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徐向前、陈昌浩主持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反“三路围剿”的作战经验,强调开展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同时为了适应根据地和红军迅速发展的形势,决定将红四方面军的4个师扩展到4个军。会议还检查了军内“肃反”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停止军内“肃反”。

这次会议对红四方面军,对川陕苏区的成长、壮大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7月,红四方面军开始大规模扩编整训,红11师扩为30军,红73师扩为31军。旺苍境内的地方武装游击队、赤卫军、独立团、独立营大都成建制编人红军。仅仅40天时间,红四军由1.4万人发展到5个军8万人。川陕苏区的面积达到4.2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与此同时,苏区的土地革命也开展得如火如荼。8月开始全面“打土豪,分田地”,向农民颁发《土地使用证》,并且实行了解放农民、发展经济、支援战争等各项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是当时翻身农民心情的真实写照。他们把共产党看成自己的救星,把红军看成自己的希望,旺苍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弟同入伍,姐妹共参军的动人局面。当年旺苍12万人,就有1.2万人参加红军,旺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眼看川陕苏区的迅猛发展,蒋介石坐卧难安。1933年10月,蒋介右与四川军阀纠结20万兵力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六路围剿”。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集中大小军阀部队115个团企图在广元到城口长达1000多千米的弧形线上形成包围,企图将红军围歼于川陕边境。旺苍成了反“六路围剿”的主战场,从1933年10月到1934年9月,将近一年的时间红军的反“六路围剿”打了一连串胜仗:快活岭阻击战、旺苍坝阻击战、木门一黄猫垭歼灭战、分水岭战斗、水磨坝战斗。其中徐向前、李先念指挥的“木门一黄猫垭歼灭战”是红军作战史上的经典。

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的反“六路围剿”进人大反攻阶段,为了抓住战机、有效歼灭敌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领东线红军挥师西进,配和西线红军反攻。9月11日收复巴中。此时张国焘来电要求他们向东迂回_歼灭敌人。徐向前和李先念摊开地图认真研究,觉得走这条路迂回太浅,会让敌人跑掉,决定西出巴中,深迂回,大包围,拦截逃敌,打一个大歼灭战。是夜,风吼山啸,大雨滂沱,红军昼夜兼程,于13日傍晚赶到敌前,徐向前连夜在九龙场召开会议,部署作战方案。14日拂晓,雨停了,红30军263团奉命奔袭黄猫垭,到达黄猫垭后发现了溃败下来的敌军,约两个旅,正从五官塞向黄猫垭进发,企图与红军争夺黄猫垭。敌军如期而至,正中红军下怀,此时红军已摆好阵势,摩拳擦掌,要打一个大歼灭战。这是一场恶战,仅仅1个小时,敌军凭借人数和装备的优势,向红军阵地发起6次进攻,黄猫垭15千米的河谷到处都是战场,枪炮声震耳欲聋,红军战士非常顽强,263团一连陈指导员,左臂打断,还在指挥战斗,团政治处李主任肚子上被敌人砍了半尺长的口子,肠子冒了出来,他用手把肠子硬塞回去,拿衣服捆住,守在阵地不下火线。警卫连董连长抡起大刀一连砍倒了6个敌人,被敌人冷枪打中,大刀掉在地上,他趁势回身把敌人猛扑在地上,紧紧掐住敌人的脖子,被冲上来的敌人连打数枪,当他被战友救下时,鲜血已染红了军装,壮烈牺牲了。这时候徐向前、李先念来到阵地上,敌军的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总指挥徐向前抖抖身上的泥土说:“这一仗打得蛮有味道哩。现在我们已经把敌人围好了,首先要狠狠地打,给敌人以最大的杀伤后,再全部消灭之!”此时红军参战各部已全部就位准备决战。

15日拂晓,敌军兵分两路向黄猫垭,五官塞同时发起猛攻,企图突围。红军阵地坚如磐石,顽强地抗击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枪管都打红了,红得能点燃烟卷。

终于,徐向前下达命令:“全线出击!”

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山谷,红军像潮水般扑向敌人,喊杀声,枪炮声,格斗声交织成一片,在山谷回荡。敌军经不起红军排山倒海的反击,溃不成军,乱哄哄在山谷里左突右窜,红军268团熊团长组织来20多挺机关枪向逃窜的敌军开火。敌军死拼无效,逃窜无路,只得举手投降。

15日中午,战斗全部结束,16日,红30军政治部发出捷报:“接前方快信:敌曾南夫匪部两旅,被我军围困于木门一带山梁山沟内,敌因逃跑无路,欲作困兽之尤斗,于昨(15日)上午数次猛冲未逞。激战四点钟,我军过敌猛攻,将敌两旅全部消灭。毙敌旅长两只,团长四只,营连长数十块。缴获轻重机枪十余挺,长枪六千多支,得子弹、西药及其他军用品颇多。总之敌两旅无一人一枪逃走。”

这次战斗,是红军全面夺取反“六路围剿”胜利的关键。它不仅体现了红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英雄气概,更体现了徐向前、李先念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历时10个月的反“六路围剿”总计击毙敌及伤敌官兵6万人,俘虏官兵2万人,缴枪3万余支,炮100门,击落敌机1架。据有关资料记载,反“六路围剿”歼敌的数量竟是红军四次反围剿歼敌数量的总合。  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剿”取得的巨大胜利,使苏区政权得到强有力的支撑。1933年6月至1935年4月,旺苍城进驻了川陕苏区四十多个党、政、军及经济文化领导机关——西北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总经理部、总医院、红军大学、兵工厂、被服厂、少共国际先锋师、妇女独立师、水兵连、巴山游击队、无线电台大队、电信局、新剧团。地方机关有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委委员会、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财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工农银行、造币厂、邮政局,以及广元县、英安县的政府机关。这时候的旺苍已成为川陕苏区的首府。

值得提及的是少共国际先锋师、妇女独立师、水兵连都是红四方面军建立的,是红军的首创。他们建立以青少年(12~20岁)为主体的部队,集中训练,培养战斗力极强的精锐之师,直接受军部指挥。建立妇女独立师,做好后方保卫工作,以集中主力打击敌人。这是西路军的第一支妇女武装,她们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水兵连是为适应四川河流众多而建立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在红军强渡嘉陵江时,船渡红军,搭建浮桥,使红军强渡成功,并迅速摧毁敌人北起广元、南至南部400千米的嘉陵江防线。

P85-91

序言

广元市旅游局局长 荀英明

《西望蜀道》这部反映广元旅游文化的专门性文集的出版,让我感到特别欣慰。

广元,作为历史名城,它独具的蜀道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在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广元存留的历史古迹与文物品位高,数量多,可谓繁星璀璨:举世瞩目的古蜀道,绿色瑰宝翠云廊,“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朝天明月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古栈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保存完好的昭化古城,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生于斯、养于斯、尊于斯的则天坝、黑龙潭、皇泽寺、凤凰楼等等,无一不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的精髓。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千佛崖,陆游作赋的雪溪洞,黄帝大婚、仓颉造字的苍王峡,汉王刘邦金戈铁马的汉王山,世界级生态观测点、封闭形自然保护区唐家河,高峡平湖白龙湖,喀斯特台地曾家山,富含佛教文化的天翌山,道教文化的苍溪西武当山,震惊世界的“5·12”地震公园东河口等等,无一不彰显中西部地区独特的生态特征与文化特质。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旺苍县的红军城,李先念、徐向前当年召开红四方面军“木门会议”的会址,苍溪县的红军渡,广元市元坝区的“马克思街”等等,无一不展示广元在中国革命史中的辉煌篇章。到过广元的历史名人可谓星汉灿烂——李白、杜甫、陆游、李商隐、宋庆龄、郭沫若等,他们留下的诗词、题字为广元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无限的张力,使之更加丰满动人、绚丽多彩。

我细细品读,发现本书不仅仅是广元旅游景点的“中介人”,也不仅仅是广元旅游文化的“二传手”,它更是我们欣赏广元特性和文化共性的“艺术品”,是感悟广元历史和文化现实的“智慧园”。它有理趣有灵性,有力度有厚度,饱含思想感情,蕴藏文化内涵。通过它,我们可以乌瞰广元全景,透视古往今来;通过它,对广元的同一处景点或同一件文物,我们在欣赏时,会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自然而然地进入美妙的旅游欣赏状态和更高的旅游欣赏境界。我认为本书的出版,将为促进广元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本土的推力和助力,同时也将成为广元市旅游文化发展中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本书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也寄托着广元人民对广元旅游事业美好前景的憧憬。该书执笔人唐红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维和鲜活的文笔,自觉地投身到展现广元旅游文化的队伍中来,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

基于此,我写下这篇短文,一表祝愿,二表感谢。

是为序。

二○一○年二月十二日

后记

广元有幸在长安以南,秦蜀相通,蜀道便成了它千百年来独特的地域文化标签。我在广元谋生,有幸得以与蜀道的古往今来、人情风土有亲密接触。李白一曲《蜀道难》吟得人愁肠百折,他对蜀道的钟爱与惆怅似乎要使人的血液沸腾。翠云廊古柏、千佛崖石刻把自然与人的生机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们所蕴含的精神与法则,常常让人唏嘘不已。很早就想把这些感觉写下来,哪怕是一鳞半爪、微不足道,也觉得应对得起蜀道给予自己的感动。

由于职业的原因,曾经对广元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过调研。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蜀道的幸事。灾后重建给蜀道众多的旅游景点建设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蜀道不再荒烟蔓草,不再西风瘦马。我们非常自豪地看到,当罗马古道销声匿迹的时候,蜀道仍旧以它亘古不灭的魅力,引发世人的惊叹!

非常感谢广元市旅游局局长苟英明女士。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谈起关于此书的写作,她击掌而起,异常振奋,道相同,便相谋。第二天我们就开始行动,其间她不断地关心、询问写作的进展,并且畅谈她对广元旅游事业发展的满腔热望。她的激情,为我的写作增添了动力,她对蜀道旅游价值的判断,成为此书跳动的脉搏。

国运恒昌,蜀道有幸,但愿它再走千载万载,也仍然魅力无穷,美不胜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望蜀道(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448519
开本 16开
页数 1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592.771.3-5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1
18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