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诗学研究(第16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组编的诗学研究论文集,所收文章皆为抢先发售,反映了该中心及诗学界中国诗学研究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成果。本辑分为4个篇章:“诗赋研究”“词学研究”“诗学文献研究”“新书推介”。如廖美玉所撰《方回〈瀛奎律髓〉论祖宗家法与杜诗学的建构》、陈家煌所撰《李望洋〈西行吟草〉中的诗情》等。从不同的层面对中国诗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或重新诠发旧题,或拓展新的领域;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结合,既重诗学理论研究,也重文献的梳理;古典诗学思想研究和当代诗学理论建设结合。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国诗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参阅,其出版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传统诗学研究成果,为文化的繁荣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潘务正(执行主编):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中国辞赋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清代诗文研究、辞赋研究、桐城派研究、制度与文学研究等。已出版专著《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整理出版《沈德潜诗文集》,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数项。获得全国很好古籍整理奖一等奖一项。 目录 海峡两岸诗学关系研究 003 金门明鲁王摩崖石刻“汉影云根”笺证 ――并释明臣诸葛倬等四人瞻诵鲁王题字之诗刻 ◇邓小军 039 傅山奔赴郑成功长江之役考 ――傅山《朝沐》《不人不鬼篇》笺证 ◇高 丹 055 “一别东瀛万里长,宦游秦陇到边疆” ――李望洋《西行吟草》中的诗情 ◇陈家煌 072 论近代台湾本土诗人李逢时的诗歌 ◇武道房 083 远眺故土:赴台皖籍诗人的怀乡书写 ◇朱育颖 诗学研究 107 牛李党争与白居易思想及诗歌创作演变 ◇王淑梅 朱 翔 118 惠洪诗论四题 ◇张 勇 樊亭亭 130 方回《瀛奎律髓》论祖宗家法与杜诗学的建构 ◇廖美玉 151 朱谏《李诗辨疑》与明代宗唐疑古风尚 ◇黄伟豪 词学研究 171 词的语言结构对节奏呼应的影响 ◇李建新 182 论古雅 ――以王国维论姜夔词为中心 ◇仲冬梅 191 此时无声胜有声 ――论《花间集》的听觉语言 ◇汪红艳 203 丰亨豫大政治理想构建中的徽宗宫词 ◇杨 雨 赵鹿园 217 由儒入释:蒋敦复易僧服经历及其方外词 ◇杨柏岭 诗学文献研究 233 论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的学术特色 ◇李 平 249 陆游佚诗辨正 ◇韩震军 新著推介 261 慧眼开辟新天地 ――评胡传志先生《金代诗论辑存校注》◇于文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诗学研究(第1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640467 |
| 开本 |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