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律思想的阐述和分析,本书侧重分析。关于中国法律思想,以往学者已有丰富而且成熟的梳理,但是分析可以更进一步,本书即为尝试。阐述伴随分析颇为重要,因为法律思想的研究尤其是为了法律思考,进而实现对法律现象的深入理解。
本书修辞希望平易。平易的出发点在于使人更易阅读。阅读的便利一是可使他者快捷理解,二是可使他者增添参与思考的欲望。思考的目的在于交流,而交流的成功对于法律实践的顺利展开注定必要。
本书以故事与案例为基点,来阐述中国法律思想,揭示法律现象背后的意蕴以及法律用语的叙事,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序言/1
导论:中国法律思想的出发点/1
 001.《鹿洲公案》里的“兄弟争田”/1
 002.官·写在书本里的法/3
 003.赏与罚/6
 004.“大公无私”/9
 005.市场上的兔子(定分止争)/12
 006.独角兽·“法”/15
 007.《说文解字》/19
 008.“法官”办“鹿”案·礼/21
 009.乡里自治/25
 01O.规矩方圆/29
 011.不同的追求/34
第一章 严刑峻法/38
 012.怕火不怕水/38
 013.《韩非子》论杀婴/40
 014.人性恶·国家法/42
 015.从三万贯钱到十万贯钱/46
 016.社会学的寓言:囚徒的困境/49
 017.防微杜渐的法律功能/51
 018.国家法的清晰与“礼”的朦胧/54
 019.官人李维棠/58
 020.“以刑去刑”的境界/63
 021.罚当其罪/69
 小结/73
第二章 教化为先/74
 022.浪子回头/74
 023.“风吹草动”:德教的功效/77
 024.人有恻隐之心/84
 025.人性善·国家法/87
 026.法家的尴尬:秦王朝的灭亡/89
 027.仁义/92
 028.刑:义的根本·义:暴的来源/94
 029.“槐树”刑罚的故事/95
 030.饮酒之礼·礼治·“防患于未然”/98
 031.学校的好风气·礼治的效率/100
 032.礼治·“熟人”和“陌生人”/102
 033.何谓善于奖赏?/105
 小结/106
第三章 刚柔相济/108
 034..性相近·习相远/108
 035.“打一巴掌揉三揉”/112
 036.常备不懈/114
 037.董仲舒暗授《春秋》/115
 038.君王眼中的“孝顺”/119
 039.徐元庆案的“困惑”/120
 040.“礼”为本法为末·德主刑辅/122
 041.有嫁无婚·灵活解释法律/125
 042.为什么解释?/129
 043.法网的疏密·法律的原则性/132
 044.养马人的命/136
 小结/139
第四章 顺其自然/141
 045.“你我的争议”/141
 046.“无为”的治理/144
 047.爱马·被马害/147
 048.法令数量与盗贼数量的正比例/149
 049.法律的起源/152
 050.礼:混乱的开始/154
 051.无礼无法的境界/157
 小结/162
第五章 国家法律的天下/163
 052.法家的追思/164
 053.“以”法与“依”法治国/168
 054.抓阄、抽签·“依法治国”/170
 055.靠人与靠法·“法律机器”/172
 056.国家危险的原因:一半务农一半坐吃/175
 057.法律一元化的功能/179
 058.法律的“内”和“外”·酒店的狗/182
 059.明处·暗处/184
 060.“腾云驾雾”·“权势”与“法”/189
 061.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硬规矩”和“软规矩”/190
 062.法律职业/193
 063.邓析之死·“讼棍”/196
 小结/199
第六章 “礼”或“民间法”的世界/201
 064.苗人部落的传说/202
 065.大义灭亲/203
 066.家与国·忠孝难两全/208
 067.父亲的权威/211
 068.家族的小辈与长辈/212
 069.“礼”·自然和谐与诗情画意/216
 070.礼·吃饭·娶新娘/220
 071.官司·和为贵/222
 072.叔向与子产的通信·行为的仿效/226
 073.习俗惯例式的民间法/230
 074.奸污后的私了/233
 075.愿望·“民间法”·“合理”/235
 076.谁合理?/238
 077.“民间法”的同情理解·熟人/241
 078.原有秩序·民间法的地方性/243
 079.“陋习”·宽容的姿态/247
 小结/249
第七章 法与人/251
 080.“名”与“实”/252
 081.何为“士”?/255
 082.法律背后的“人”/258
 083.“权力哪吒”和“权力菩萨”·法律职业独立的隐喻/261
 084.为人·研习·礼法/265
 085.此一时彼一时·分权制衡/269
 086.何谓“贤人”?/273
 087.贤能与“平庸”之分:一种精英“法治”理论/276
 小结/281
第八章 天然秩序/283
 088.秋冬斩首/283
 089.《礼记·月令》/284
 090.水流象征刑罚·“阴”与水/288
 091.天地和谐/290
 小结/291
第九章 激进主义/292
 092.“渡河的标记”/292
 093.远古的一场争论:法律改革/295
 094.大鱼·小鱼·虾米/299
 095.理性的力量和意识形态“诡计”/300
 096.张居正的“新政”/302
 097.外国“月亮”·移植法律/307
 098.共同的需求·现代化/310
 小结/313
第十章 顺势而为/315
 099.众人心·习俗/315
 100.法律制度的形成/317
 101.习俗的地方性·国情·“合奸”/319
 102.是老婆还是妹妹?/326
 103.保护“恶人”?/328
 104.国家法律的“权利”·秋菊的困惑/330
 105.乡土熟人社会·“情”/335
 106.“可行性”·“钱会”里的中国国情/338
 107.美法村的村政变迁·乡民的心态/341
 108.反抗法律的现代性/344
 小结/346
第十一章 第三种态度?/348
 109.慎之又慎·渐变/349
 110.税的减法·小房与大楼/351
 111.“烹煎小鱼”/355
 112.空间上的一分为二·法律/357
 113.“缩小”的激进·“拆开”的激进与顺势而为/362
 小结/364
参引文献/367
一般索引/376
人名索引/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