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儒学 |
内容 |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二届“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代序:“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 贺信 从生活儒学看儒学的生长 生活儒学与后现代文化哲学 生活儒学与生存分析 关于生活儒学“大本大源”观念的若干思考 关于生活儒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生活儒学与儒家道统:感想与疑惑 关于生活儒学哲学创新的若干问题 关于生活儒学的三个问题 关于生活儒学的几个问题 生活儒学:儒家哲学面向时代的系统建构 当今中国哲学界的造论焦虑与努力 生活儒学与儒学史的贯通问题 儒学必须补课 关于生活儒学的“生活”“情感”概念的讨论 大本大源是儒学复兴的根本 ——关于宋明理学与生活儒学的对比 儒学与现代生活之张力 回到大本大源激活中国哲学的创造性 生活儒学的哲学突破 生活儒学在现代中国哲学“情理学派”中的地位 生活儒学献疑 生活儒学的西方哲学审视 生活儒学的政治哲学及其问题 诠释学、心性论与生活儒学 关于“生活”“儒学”的几点困惑 生活儒学的“大本大源” 回应:再谈生活儒学 当代儒家思想探索 论《论语》《孟子》文本之现代性 中国哲学所涉的三个基本向度:经典诠释、生活世界、本体探源 ——在“中国哲学起源问题的新探索”研讨会上的讲话 论“儒学传统”与“传统儒学” 当代儒家理论建构 现代中国哲学的情理学派 超越“超绝的心灵学” ——探索儒家心灵哲学开展的新路径 “儒学下行”:通向儒学社会学 新人文主义儒学 ——学衡派主将梅光迪思想研究 当代儒学观察家 追寻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儒家式表达 ——“儒家哲学现代转型研究”项目中期成果研讨会综述 面向生活本身的情理之辩 ——“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评 征稿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儒家思想理论辑刊,每年出版两辑。本书所称的“当代儒学”,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儒学复兴中所出现的新的儒家思想创造、新的儒学理论形态,旨在回应当今时代的呼唤、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儒学的研究与评介,推动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儒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永明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杨永明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15608 |
开本 | 26cm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儒学研究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8 |
CIP核字 | 2019244570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成都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75.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