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进回族
内容
编辑推荐

回族是年轻而又古老的民族。说她年轻,是因为回族共同体产生于元末明初,迄今不过几百年。说她古老,是因为她融合了阿拉伯文明和华夏文明。回族有着坚定的信念,又能汲取、融汇所在环境的文化因素,在自存、自壮中,始终保持自豪、自重的情感,融而不化,合而不流,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极具个性的民族。

本书从回族的现状、历史起源开始讲述,为你展现一个回族人民的世界,同时也涉及民族特性、文化习俗,最后还讲到中华回乡——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容推荐

今日中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国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盛世,编著出版《走进回族》一书,迎接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该书内容:从回族的现状、历史起源、民族特性、文化习俗、讲到中华回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同时简要介绍回族穆斯林与伊斯兰、穆罕默德、古兰经等基本知识。阅读时,各章节即成一体也可独立成章。仅供全国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互学习了解所用。

目录

第一章 回族

 一、回族概况

 二、回族自治地方

 三、中华回乡——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二章 回族根源、特性、民风民俗

 一、回族起源

 二、回族特性

 三、回族清真寺

 四、回族民风民俗

第三章 回族的历史贡献

 一、回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二、回族历史上的科学成就

第四章 回族穆斯林

 一、回族穆斯林的世界观

 二、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

 三、回族穆斯林的本质特性

附录

 一、中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

 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三、中国伊斯兰教的组织活动

 四、伊斯兰的教历、节日、圣寺

 五、伊斯兰、穆罕默德、古兰经

 六、伊斯兰现代研究机构及组织

试读章节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带领其子孙进行了三次西征(1219~1225年,1235~1242年,1252~1260年)。

蒙古人征服了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穆斯林集聚生活地区,征服了中亚、西亚各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勒斯坦、叙利亚、以色列、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土耳其、埃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一直进入到了当时伊斯兰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伊拉克的巴格达。

西征中,蒙古军队每攻克一城一地都要俘掠工匠和妇孺为奴,并签发征调青壮年充军。这样,随着每次战争的胜利,一批批中亚、西亚各地各部落和各王国的工匠、平民、军士以及一些降将、贵族和学者等,都被迫签发或安置到中国从事各种工作,这些人多达数百万。

同时,大批阿拉伯、波斯和伊斯兰化的突厥人被编入蒙古军队,成为中国历史书中“西域亲军”“回回军”“探马赤军”等部队,他们参加了统一中国的战争。他们战时从征,平时就地屯垦牧养,过着亦军亦民的生活。他们分驻各处,以西北陕、甘、宁居多,有的则迁征西南、江南、中原各地。他们定居以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特点,有的充当职业军人,有的从事手工业、农业和商业活动,也有少数人人仕做官。总人数规模大大超过了唐宋时期的“土生蕃客”。

随着蒙古帝国的建立,保证了商路运输安全。蒙古人建立了中国与西亚来往的通道。安全良好的经商环境对鼓励商业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时中西交通敞开,商旅往来不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都畅通无阻,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特别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来中国的中东地区移民,不仅数量大,而且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有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中国回族形成的过程中,比唐宋时期的中国回族先民(“土生蕃客”)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唐宋时的回族先民穆斯林主要活动于大中城市及交通要道。元代的回族先民穆斯林则分散深入到中国各地的大小城市、乡镇、农村,其社会活动遍布各行各业。蒙元时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回族先民大批定居并落籍中国的时期。

元代在创建过程中,许多回族将领在蒙宋战争中建立了战功。蒙古人忽必烈汗即位后,起用了一大批回族杰出人物,政治家有阿合马、赛典赤·赡思丁等,制炮兵器师有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工程技术专家有也黑迭儿丁等,天文历法家有扎马刺丁等。

元代宪宗蒙哥二年(1252年),元朝首次正式成立“回回户”,这标志着中国回族先民的“蕃客”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客”变“户”,正式被当朝政权承认,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新的一员。到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时,仅中都(今北京)的回回户即达2953户。元代,“回回”一名词开始代替唐宋时期“大食人”的称呼。“回回”一词最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出现。“回回”一词的概念从元代初期开始增加了种族的含义。

元代实行四等人制和户籍制度,四等人制是按种族划为四个等级。色目人中即包括回回,是元代四等人中的第二等,当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于汉族。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元代对少数民族的宽松政策,都促进了回回人的壮大。元代回回人与唐宋“蕃客”最大的差别在于,元代回回人以中国为家的观念大大增强。元中期后,回回人改用汉姓的逐渐增多,普遍学习汉文、汉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只作为官方语言和宗教语言。

元代时期,回回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为元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回人在元朝立国的90多年中,担任过朝廷宰相(包括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的就有16人,担任过各行省官的多达32人。  回回中的贵族、官宦、学者及商人的活跃,对于元朝的开国和中西交通的开拓,以及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因为回回人在政治、军事、经济、学术上都有相当高的地位,这一阶段,他们在中国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项事业中为自己的长期发展打下了根基,回回群体在这时都不再以客人自居。同时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进而使伊斯兰教随着他们的定居而在中国本土上扎了根。

元代是回回人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扩充本民族的时期,也是中国回族共同体逐渐形成的时代。早期中国回回人只限于中东地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但共同的伊斯兰信仰和文化,使回回人的范围扩大到伊斯兰化的突厥人中去,进而使一些原先不信仰伊斯兰教的阿速人(原居于北高加索的伊朗人,绿睛回回)、吉普赛人(罗哩回回)、犹太人(术忽回回)、蒙古人(阿难答部众)加入了回回人的行列。

P47-49

序言

回族是年轻而又古老的民族。说她年轻,是因为回族共同体产生于元末明初,迄今不过几百年。说她古老,是因为她融合了阿拉伯文明和华夏文明。

回族有着坚定的信念,又能汲取、融汇所在环境的文化因素,在自存、自壮中,始终保持自豪、自重的情感,融而不化,合而不流,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极具个性的民族。展示我国回族历史文化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融汇贡献,有助于各民族间的了解,有益于民族间的团结,从而增强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如果放眼世界,这也是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当今伊斯兰世界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一个窗口。

中国回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留下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光辉篇章和不可磨灭的业绩。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回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回族文化可说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独特产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东方文化史话》一书中写到:“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希腊-罗马西欧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力长达几个世纪,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美国历史学家希提评论说:“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正经历着它的辉煌时代……几乎所有领域里的关键性进展,都是穆斯林在这个时期里取得的……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的眼光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阿拉伯人是与西方分享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高举文明火炬的人物,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作出慷慨贡献的人们。”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踏上了21世纪的征程。21世纪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取得辉煌胜利的时期,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时期。实现未来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国56个兄弟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继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逐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进入21世纪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世纪伊始,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西部地区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的一页。西部开发不仅意味着西部地区的拓展,更意味着西部各少数民族,包括回族在内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人民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和参与感明显上升,要求社会管理民主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改革相对滞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就业难度增加,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内部矛盾有了新的表现。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于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发展的民族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和为贵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回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包容就是和谐相处,这也是回族民族基本处世精神,是回族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回族进一步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承大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及回族“包容”的思想,加以创新和发展,使之具有现代性。促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各民族互相尊重,共同实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中国崛起!

作为回族的一员,我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作为长期生活工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居民,我感到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活动,为迎接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向全国其他兄弟民族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介绍回族发展和演进的历史,尽可能地简明易懂、准确全面地展现我国回族及回族穆斯林宗教信仰其原生态面貌。我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不是专业从事回族民族问题的学术理论历史研究者,只想用自己的科技思维来看侍认识理解心中热爱的民族,奉献给读者朋友的这本《走进回族》展示回族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并尽可能地揭示其知识价值和深刻的思想。也是给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一份有社会思想价值的心愿礼。

需要说明的是,回族与伊斯兰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由于长期以来历史上所造成的族教不分的现象,有时也难以完全区分开来。本书中若出现上述情况,非作者本意。

本书策划写作得到家人合力支持,书稿内容得到了杨生瑞先生的指导修正,印刷出版得到了回族同胞马天唯女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进回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6968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1.3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0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