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德治思想的渊源、流变、内涵与特点等为理论框架,并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基础,以文学作品为媒介,梳理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德治思想,着重从德治思想的反映方面入手,探讨与分析了德治思想对于文士文学内容与特点的影响。
| 图书 |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德治思想的渊源、流变、内涵与特点等为理论框架,并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基础,以文学作品为媒介,梳理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德治思想,着重从德治思想的反映方面入手,探讨与分析了德治思想对于文士文学内容与特点的影响。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第一节 先秦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1 一、概述/1 二、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以仁爱为核心的德政学说/4 三、民贵君轻,以德服人——孟子的仁政理想/7 四、礼主分,乐主合——荀子的化性起伪理论/1O 五、敬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中庸》和《尚书》 的治国理念/12 六、道德不废,安取仁义——老庄的无为而治/15 第二节 先秦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18 一、敬天保民——《诗经》为后世提供的德音范本/18 二、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屈原对美政理想的无悔追求/21 三、居安思危,以民为本——先秦散文中的德政范例/26 第二章 第一节 汉代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33 一、概述/33 二、天人相副,以教为本——董仲舒与封建帝国统治 主要意识形态的形成/36 三、德力俱足,百姓安乐——王充的德治思想/43 第二节 汉代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48 一、戒奢节 俭,劝百讽一——曲终奏雅的汉大赋/49 二、不虚美,不隐恶一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史记》/54 三、敦厚中庸,宣汉一统一一《汉书》追求的政治风范/63 第三章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68 一、概述/68 二、唯才是举,法为治本——曹操的治国理念/72 三、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一《颜氏家训》与民间儒学 教育/76 第二节 德治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文士文学中的表现/80 一、离乱思治,慷慨悲凉——志深笔长的建安诗人/81 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与千古贤相 诸葛亮/87 三、“厥初生民”,“抱朴含真”——陶渊明诗中的社会 理想/92 第四章 第一节 隋唐五代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96 一、概述/96 二、选贤任能,戒奢倡廉一一唐太宗李世民的为君之道/100 三、弘扬德教,建构道统——韩愈对儒家传统德治 思想的维护/1O4 第二节 隋唐五代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108 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济世 救民的崇高理想/110 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 情怀/115 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的安贫乐道、以德 自励/119 四、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的爱民情怀/121 五、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等自命新题写 时事的新乐府诗人/125 六、“商女不知亡同恨”一一以史为鉴的李商隐、杜牧/131 第五章 第一节 宋代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141 一、概述/141 二、“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司马光一 的从政治国主张/148 三、德礼政刑相为始终——朱熹对儒家传统德治思想的 发展/156 四、恶惩善劝,发明本心——陆九渊“心学”特色的德治 思想/162 五、“格君之业”与“养民有道”——张拭的德治思想/165 第二节 宋代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172 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欧阳修等宋代 散文家的高远信念/173 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王禹傅、苏轼等宋代 诗人对民众的关怀/182 第六章 第一节 元代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192 一、概述/192 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耶律楚材的治国安民理想/199 三、忠君、勤政、爱民、律己——张养浩的以德治吏主张/204 第二节 元代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209 一、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刘因、王冕等 元代诗人对德治思想的弘扬/210 二、忠臣烈士,孝义廉节 ——关汉卿等元曲作家对仁政 社会的向往/220 第七章 第一节 明代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230 一、概述/230 二、“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王守仁对儒家传统 德治思想的发展/237 三、“积德累仁为法”——朱舜水的为学修身之道/240 第二节 明代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244 一、“力生于德,天下无敌”——刘基等明代散文家对 道德人格的重视/244 二、“若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朱有墩等 明代戏剧家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提倡/254 三、“布仁恩于宇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对仁政和忠义精神的提倡/261 第八章 第一节 清代德治思想及其文化品格/268 一、概述/268 二、修德安民,唯尚宽大——康熙的政治识见和治国 方针/275 三、勤廉爱民,君子慎独——曾国藩的从政实践/282 第二节 清代德治思想在文士文学中的表现/286 一、拯世济民,经世致用——钱谦益、方苍等清代诗文家 对儒家“诗教”传统的复兴/287 二、宣教化,正人心——洪舁、孔尚任等清代戏曲家的 正统道德倾向/295 三、儒者著书,当存风化——蒲松龄、吴敬梓等清代小说 家对人物德行节操的重视/302 结束语/315 主要参考文献/319 后记/32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闵虹//高小慧//王宏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3006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0 |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