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类学家访谈录(3册)
内容
内容推荐
本选题拟出版三卷。通过作者与近百位中国老中青三代中国人类学家访谈,构成了一部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口述历史”。这些访谈内容记录了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的转折过程与经历;显示了学者们对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努力;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和建构的情况,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以及中国人类学者与靠前人类学交流的状况;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努力;阐述了人类学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态势;展现中国人类学者对全体人类未来的关怀。通过这些访谈,道出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种种情境、意见、观点,既可看到人类学在中国百年发展的成果,也可窥见新世纪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目录
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
哈佛访学感受与学术史反思——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
从瓷器到窑洞的艺术——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
上下求索于希望的田野——访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
灵魂漂泊与守望家园:我的人类学治学之路——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兰林友
贴近生活研究现实——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孙秋云
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妨厦门大学教授石奕龙
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叶舒宪
人类学世纪的坦言——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庄孔韶
在野游心——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纳日碧力戈
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访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园
一个人类学学者对“壮学”研究的反思——访广西民族学院教授李富强
促进中国与国际人类学界的交流——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志明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人类学——访广西民族学院副教授吴国富
崎岖山路上的攀登人——访中山大学教授何国强
创新:人类学本土化的关键——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
我所理解和从事的人类学——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海洋
哈佛归来话人类学——访中山大学教授周大鸣
我的人类学之路——访南京大学教授范可
从族际角度理解多民族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访北京大学教授周星
解决问题知难而上——访武汉大学教授钟年
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格勒
跨文化研究与西部大开发——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崔延虎
基本文化分类概念:人类学的理论前沿——访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教授黄应贵
儒学与社会结构:东亚社会中的汉族与多民族社会中的汉族——访北京大学教授麻国庆
我非我与“学术浪子”——访厦门大学教授彭兆荣
一路行去风景逶迤:我的人类学之路——访中央党校教授靳薇
国际人类学的中国责任——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荣仕星
古典与现代、学科与分支——访清华大学教授景军
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
山水云霓任观瞻——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覃德清
在历史学与人类学之间——访台北“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王明珂
走向人类学——访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
人类学与瑶族研究——访广西民族学院教授张有隽
漂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漂泊——访台湾花莲东华大学教授乔健
民俗学与人类学——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
人类学释放我的灵魂——访台湾佛光大学教授翁玲玲
走向深处:中国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态势——访中山大学教授黄淑娉
我想象中的人类学——访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
历史人类学与“文化中国”的构建——访中山大学教授张应强
把基因分析引进人类学——访复旦大学教授金力
遗传结构与分子人类学——访复旦大学教授李辉
人类学与国学——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庆仁
从摇滚乐到人类学——访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张原
《黄河边的中国》前后的故事——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曹锦清
人类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
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访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
人类学家的田野:让村民自己打开眼睛——访吉首大学教授罗康隆
民族学考古学本是一家——访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汪宁生
人类学世纪真言——访中央党校教授徐平
人类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访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徐杰舜
只要文化存在草原就能够得到保存——访内蒙古大学教授齐木德道尔吉
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教授彭兆荣
人类学一定会在中国扎根——访中山大学教授周大鸣
《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下子吸引了我——访旅游人类学教授黄萍
人类学释放我对客家的真爱——访深圳大学教授周建新
把人类学与统战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人——访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许立坤
她是一个天生的人类学者——访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陈晓玲
一个为壮族文化鸣锣开道的人——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梁庭望
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块新天地——访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田敏
视野决定境界——访中南民族大学教授许宪隆
胆大包天硕果累累——访云南大学教授瞿明安
一个纳西族人类学者的学术心史——访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杨福泉
在田野中获得文化感——访厦门大学教授蓝达居
文化之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红光
大器晚成——访云南大学教授尹绍亭
“古苗疆走廊”的提出及意义——访贵州大学教授杨志强
沅水女儿沅水情结——访三峡大学教授刘冰清
文化决定历史的走向——访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沈海梅
来自厦门大学的人类学思考——访厦门大学教授石奕龙
从人出发再回到人——访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韦丹芳
文化表达与文化转型——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
乡村人类学视野中的《九族与乡土》——访青岛大学教授杜靖
我血管里流淌的是人类学的血液——访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副教授赵巧艳
玉教伦理与华夏文明——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
审美人类学:从边缘起步——访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杰
怒江峡谷人地关系史研究的回忆——访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王东昕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类学家访谈录(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杰舜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86941
开本
页数 16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0000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