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纪录片创作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教材作者有丰富的纪录片创作经验,大量纪录片创作样本获得靠前靠前奖项,作者在用人类学光融入纪录片创作上有独到之处,同时《互联网时代》等近期的创作又反映出其求变求新之处。本教材便是从大量实践样本出发,讲授纪录片创作的原理、方法、技巧以及情怀。作者根据自己曾创作的纪录片类型和时间顺序将书稿分成三个章节,从不同的题材入手,结合理论,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创作历程,成为可供参考的解说词写作样本,具有教学示范功能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孙曾田,1958年生。1979年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1983年毕业即任职于中央电视台。纤维央视不错记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靠前纪录片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会理事、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创作影视作品数百部/集,代表作有《很后的山神》《神鹿呀,我们的神鹿》《黄河一日》《祖屋》《互联网时代》《康有为——变》等。先后获得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大奖、“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影节特别奖、柏林人类学电影节评委会奖、美国靠前影视节“银屏奖”、四川靠前电视节“金熊猫”奖、上海靠前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等靠前靠前大奖。 徐竟涵,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摄影技术、纪实摄影、视觉传播、图片摄影创作等。写作或参与写作的著作有《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照相技术》《新闻摄影教程》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图片摄影作品多次参加中国平遥靠前摄影节等展览,并担任院校摄影展策展人。参与《美好人生——战略科学家侯祥麟》《穿越一个世纪的电波》《中国特色小镇》《女排姑娘》《电影梦》等多部纪录片制作。 目录 自序 序言 导读 第一部分 国际获奖纪录片的创作 第一章 《最后的山神》 第二章 《神鹿》 第三章 《祖屋》 第二部分 电视系列片与栏目纪录片的创作 第一章 “黄河系列” 上篇 《黄河一日》 中篇 《点击黄河》 下篇 《九曲黄河》 第三部分 多样化的影视纪录片创作 第一章 商业化文艺影视片《草原蒙古风》 第二章 人物纪录电影《美好人生》 第三章 文献性纪录电影《溢彩流光》 第四章实验性纪录片《康有为——变》 附录 孙曾田主要作品年表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纪录片创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曾田,徐竟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211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10-01 |
首版时间 | 2017-10-01 |
印刷时间 | 2017-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5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