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膜拜危害的心理学预警思考
内容
内容推荐
《膜拜危害的心理学预警思考》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和论述了膜拜团体发展演变规律、膜拜团体精神控制方法、膜拜成员心理演化机理及其反复原因、膜拜活动社会预警防控体系等。重要观点:①探究了膜拜团体从康复系统(气功)—新兴宗教—政治团体的演变发展过程;②揭示了膜拜精神控制三大核心技术:制造感觉剥夺诱导技术、利用抽象空间技术、操纵神秘体验技术;③探究了膜拜心理—行为形成是个体心理特征+环境交互作用之结果;④针对膜拜成员心理危机采用社会—心理—平衡模式干预;⑤以社会控制论、心理控制论和综合治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四联体”式防控预警运行体系,实现心理学为社会安全服务的效果。
作者简介
陈青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膜拜与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中心教授。早年学习医学,曾先后两次赴日本爱媛大学和广岛大学留学与高访,主攻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膜拜心理学。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西安市、中国科协等课题十余项。出版有《现代临床心理学》、《福乐智慧——古维吾尔人的健康智慧》、《精神控制论:从临床心理学视角分析膜拜现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等著作,在靠前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周济全,广东海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研究方向是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参与膜拜心理学研究并合著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章 新兴宗教运动背景下破坏性膜拜团体的发展概况
一 新兴宗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新兴宗教运动的兴起情况
(二)新兴宗教运动的发展过程
二 新兴宗教的特征与类型
(一)新兴宗教的特征
(二)新兴宗教的类型
三 破坏性膜拜团体的基本认识
(一)破坏性膜拜团体概述
(二)破坏性膜拜团体形成原因分析
(三)破坏性膜拜团体发展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四)破坏性膜拜团体的发展态势与趋向预测
四 破坏性膜拜团体与新兴宗教的基本认识
五 破坏性膜拜团体与传统宗教的认识界限
(一)宗教活动具有持久性心理慰藉作用
(二)破坏性膜拜团体具有虚幻性心理安慰作用
(三)引导社会民众享有健康的宗教信仰
六 破坏性膜拜团体与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联系
(一)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基本认识
(二)破坏性膜拜团体与宗教极端思想的联系倾向
第二章 剖析膜拜团体精神控制使用的技术
一 精神控制的概念
(一)精神控制的基本认识
(二)精神控制的基本标准
二 精神控制的模式
(一)精神控制的基本模式
(二)塑造膜拜人格模式
三 精神控制的方法
(一)利用宗教名义诱惑
(二)制造感觉剥夺环境
(三)使用抽象空间技术
(四)激发神秘体验技巧
四 精神控制基本程序
(一)程序一:临场感的强化
(二)程序二:信念建立的强化
(三)程序三:恐吓威逼的强化
(四)程序四:持久的精神控制
五 精神控制异化成员心理的阶段
(一)服从阶段
(二)认同阶段
(三)内化阶段
第三章 破坏性膜拜活动诱发心理紊乱的机理
一 宗教迷信与精神疾病
(一)历史信息的基本了解
(二)现代信息的基本认识
(三)医学信息的基本解释
二 膜拜成员心理冲突与皈依心理分析
(一)膜拜成员常见的心理冲突
(二)膜拜成员皈依的心理分析
三 膜拜成员的心理功能研究
(一)膜拜成员的总体健康水平
(二)膜拜成员的基本认知方式
(三)膜拜成员的自我和谐程度
(四)膜拜成员的人际信任情况
(五)膜拜成员的焦虑状态分析
(六)膜拜成员人际信任、自我和谐、状态一特质
焦虑与健康水平的关系
四 膜拜成员的人格障碍倾向分析
(一)膜拜成员的人格相关研究
(二)膜拜成员的人格障碍倾向
五 膜拜成员的认知功能偏差或障碍分析
(一)膜拜行为引发感觉、知觉的混乱
(二)膜拜行为强化了认知方式的偏差
(三)膜拜行为导致认知执行功能偏差
(四)膜拜成员认知方式转变干预方法
六 膜拜成员脱离膜拜初期的心理戒断现象
(一)关于心理戒断的相关概念
(二)膜拜成员的心理戒断表现特征
(三)膜拜成员的心理戒断原因分析
(四)膜拜成员的心理戒断干预方法
七 膜拜成员偏执性心理问题的讨论
(一)人格缺陷是偏执性心理的易感性素质
(二)膜拜精神控制制造偏执性心理的机制
(三)膜拜成员偏执性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
第四章 破坏性膜拜活动的社会危害及其干预方法
一 膜拜活动诱发犯罪行为的概述
(一)信仰与犯罪的基本理论
(二)破坏性膜拜诱发犯罪的背景因素
(三)破坏性膜拜促发犯罪行为的机理
(四)破坏性膜拜团体犯罪的表现特征
二 膜拜成员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膜拜成员犯罪的心理特征
(二)膜拜成员犯罪的类型分析
三 膜拜成员回归社会的动机式访谈法
(一)动机式访谈法概述
(二)动机式访谈法的理论基础
(三)动机式访谈法的干预机理
(四)动机式访谈法的实施程序
(五)动机式访谈法的效果分析
(六)动机式访谈法的个案举例
第五章 破坏性膜拜团体成员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一 心理危机概述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二)心理危机的分类
(三)心理危机的过程
二 膜拜心理危机发生原因与反应特征
(一)膜拜心理危机发生原因分析
(二)膜拜个体心理危机反应特征
(三)膜拜群体心理危机反应特征
三 膜拜成员心理危机干预
(一)膜拜心理危机干预目标
(二)膜拜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三)膜拜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四)膜拜心理危机干预程序
(五)膜拜心理危机干预方式
(六)膜拜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四 膜拜成员自杀危机的干预
(一)自杀的心理学认识
(二)膜拜成员自杀的基本特征
(三)膜拜成员自杀的原因与类型
(四)膜拜成员自杀的干预方法
第六章 构建防控破坏性膜拜活动的社会预警运行体系
一 构建防控破坏性膜拜活动社会预警运行体系的意义
(一)破坏性膜拜团体危情活动的表现特征
(二)破坏性膜拜团体危情活动的诱发因素
(三)社会预警防控破坏性膜拜团体的作用
二 防控破坏性膜拜活动社会预警运行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控制论在破坏性膜拜活动防控中的观点
(二)心理控制论在破坏性膜拜活动防控中的观点
(三)综合治理论在破坏性膜拜活动防控中的观点
三 防控破坏性膜拜活动的社会预警运行技术
(一)信息采集分析技术
(二)危情综合分析技术
(三)危情形势处理技术
四 形成“四联体”式社会预警防控运行模式
(一)建立国家预警防控的法律制约机制
(二)强化省市常态防控的部门联动机制
(三)强化区县应急防控的协作处理机制
(四)强化社区预警防控的康复保障机制
(五)“四联体”社会预警防控运行模式评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膜拜危害的心理学预警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青萍//周济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6342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16-12
首版时间 2016-12
印刷时间 2016-1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74
CIP核字 2017005164
中图分类号 B038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