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精装)旧岁拾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遴选林非先生随笔40篇,分为四辑,取名《旧岁拾零》,大致涵盖了作者各时期所作随笔精品。辑一追忆成长经历,尤其是写早年乡居生活的几篇,很为动人:父亲因经营店铺不善,家道中落,又公然在外宅蓄妾;母亲则含垢忍耻,督励儿子勤苦攻书,这份充满牺牲精神的深厚的母爱是作者一生发奋有为的动力的源泉。读中学时,老校长选定的公民课本《孟子》给了作者诸多有益的启迪,使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日后的治学、写作奠定了基础。辑二反思历史,对司马迁、鲍敬言、黄宗羲等历史人物,以及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清代文字狱等历史事件深入剖析,治学谨严,识见卓异。辑三属怀人之作,其中写大学时代的老师、女作家方令孺,以及写社科院文学所的师长、上世纪50年代以创作短篇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名动宇内的老作家陈翔鹤两篇,绘声绘色,音容宛在。辑四选游记10篇,如《武夷山九曲溪小记》《九寨沟纪行》《庐山的云》《岳阳楼远眺》诸篇,字字精妙,其中有多篇入选初、高中语文课本,可以说是本集的点睛之笔。 作者简介 林非(1931—),江苏海门人, 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当代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所研究员;中国鲁迅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其散文多篇入选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话说知音》一篇被选为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林非先生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和散文创作,学术专著有《鲁迅和中国文化》《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中国现代小说目前的鲁迅》《鲁迅小说论稿》《鲁迅传》(与人合著)《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散文论》《散文的使命》《林非论散文》《散文的昨天和今天》等15部;同时出版散文随笔集《访美归来》《读书心态录》《西游记和东游记》《令人神往》《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记》《离别》《世事微言》《岳阳楼远眺》《人海沉思录》《春的祝愿》《话说知音》《生命的意义》等27部;主编《中国散文大辞典》《中国当代散文大系》等。 林非的学术研究与散文创作追求独特个性和文化内涵,海内外学者多有佳评;有些论著在国外翻译出版;有的论著被靠前外当作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精装)旧岁拾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林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海天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721531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59000 |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 首版时间 | 2017-11-01 |
| 印刷时间 | 2018-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45.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