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东亚电影导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黄献文著的《东亚电影导论》2011年曾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被认为是“以拓荒性的史论之作”填补了东亚电影研究的“缺憾”。这次是对原著进行较大幅度的扩充、增补基础上的修订版。该书以国别电影为经,以比较研究为纬,多方面地梳理东亚四国电影的发展走向,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电影思潮与流派,对一些代表性的导演和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剖,并对东亚四国电影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进行了富有深度的探讨。全书条分缕析,疏密有致,资料翔实,点面结合,史论兼顾,在资料的爬梳和理论的建构上都体现出了独特的学术眼光和功力,是迄今为止靠前外靠前部对东亚电影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史论著作。 作者简介 黄献文,男,1962年生,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著作有:《沈从文创作新论》、《论新感觉派》、《东亚电影导论》、《时光的痕迹――戏剧、电影、文学评论》和诗集《地平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视域下的知青影视研究》,在靠前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引言 日本电影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电影(1945年以前) 节 无声电影一瞥 第二节 有声电影(1931—1945)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电影(1945—1959) 节 战争电影 第二节 女性电影、爱情电影、市民电影、武士电影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电影 第四节 “孤独的武士”——黑泽明的电影 第五节 民族影像的集大成者——小津安二郎的电影 第六节 “女性映画”(一)——沟口健二的电影 第七节 “女性映画”(二)——成濑巳喜男的电影 第八节 “诗人导演”木下惠介及其《24只眼睛》 第三章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电影 节 新浪潮电影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电影 第三节 大岛渚:日本电影界的逆子贰臣 第四节 今村昌平:人的下半身和社会的底层 第四章 20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电影 节 对社会的批判性展示 第二节 人性的证明 第三节 爱情、青春与情色 第四节 暴力挽歌 第五节 庶民生活风貌的写真 第六节 “新浪潮电影”的余波——寺山修司、吉田喜重和铃木清顺的创作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电影 节 暴力与性 第二节 纯情与温情 第三节 现代日本家庭的扫描 第四节 对战争的记忆与反省 第五节 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第六节 武士片 第七节 论北野武的电影 中国电影 上篇 大陆电影 章 早期的中国电影(1905—1930)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1930—1937) 节 左翼电影 …… 韩国电影(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朝鲜电影 附录 铁蹄下的真实——“满映”、“满铁”的纪录片 后记 再版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东亚电影导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献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973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53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05.3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