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悲欢离合)
内容
试读章节

说到柳永,人们会记起他在落榜后意难平时“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喟叹,也不会忘记他“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茕茕悲秋念家,更不会忘记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往情深。而这首《雨霖铃》的每一个字,让经历过离别的人们刻在心上,诵读如噎。

柳永是北宋倾其一生专注写词之人,他在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一首《望海潮》不仅浓墨重彩地写下杭州之繁华,至此还开启了慢词写作风潮。相较于《望海潮》的大开大阖,婉约派词人柳永的大多数词则像雨打湖面,涟漪轻轻漾开的细腻低吟。如今我们提到柳永时,常闻“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评价,虽此言并非完全精准,但也将柳词绘出大致的倩影。

烟花巷陌,红烛丝管声嚣,自诩“白衣卿相”的柳永倚红偎翠,把酒畅言。科举接连失意的柳永与坊间身世零落的歌女们有天涯共沦落之怅然。和狎兴轻浮的浪荡公子不同,柳永平等看待歌伎,为她们谱曲填词,也将这些温婉灵动的女子写入词中,勾出她们千娇百媚的生动,揣度她们烟光残照里,凭栏遥望的寸心万绪。

柳永总娓娓道出市井里的人生苍凉,酸苦况味,尤其是“离情别绪”这一主题在他酣洒笔墨间绘制得百转柔肠,黯然销魂,而《雨霖铃》更是其中之佼佼者。

说起离别,思绪便像一张大网般张开,这是任凭时间的洪流如何奔涌也说不尽道不完的主题。歧路将临,别情脉脉。不同时代的文人骚客纷纷有感而发,为这“离别”的大道添砖加瓦,通向没有终点的天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短短十二字,就将分别的时间、周围环境以及天气情况渐次描写。“凄切”的岂是蝉鸣,那即将分离的心一紧一颤恰似鸣蝉。“长亭”象征离别,此意象早已被古诗频频征用。初停的骤雨像上天能知晓我心意,招来迫切迅疾的雨珠暂泄忧伤,长亭檐角也许还有雨滴缓缓落下,像分别倒计时;树木折射着清亮的水光,潮湿的泥土踏上去更柔软,似乎要黏住离人的双脚,不能再多走一步。还未正式言别,而别离的笙箫已吹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酒消愁是大家最常用的派遣郁闷的方法,也懒去计较是否会愁更愁,唯愿于长醉中忘却三干烦恼。词人却“无绪”饮酒,脑中萦绕着离别忧思,哪还有豪饮的兴致。满心留恋,而小船已催促要启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双手相握,四目相对,泪眼婆娑,纵有干言万语还想诉,却只有如鲠在喉难开口。

那晶莹的眼波里,藏着只有你知我知、心有灵犀的真情实意。自“念”开始,情境由实转虚,想到那“去去”之路漫漫,仿佛可以无限延续,像《古诗十九首》其中“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那般,恍若每一步都异常沉重艰难,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烟波浩渺,晚间雾浓,辽阔天际,前程何在,几时是归日?人内心的情绪总是叠层千万,还未离别,就思归期,而这番暗淡的暮霭之景如离人忧心忡忡、毫无着落的前程,前途不明,再会安可期?“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收束上阕的同时,引出下阕更深的情怀。

好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悠悠天地间,无论古人还是今人,皆伤离别。此句从个人抽噎里起身,在更广阔普遍的意义上去阐述离情,这为人类发声的言语一出,仿佛可以听到千年前后传来的回声。

紧承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加重语意,离别为一悲,而寒秋又为一悲。感伤的事,感伤的景,立即让悲之怀更黏稠。“今宵酒醒何处”是词人的自问,对此,他做出的回答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言简意深,情与景相生相融。

酒后凛冽的晓风唤回人的意识,他思绪飘飞,想得更远,“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形单影只的漂泊,经离别过滤后的风景时节,再美好也如同虚掷。思念成疾,嚼一切皆无味。词人再有波澜起伏的风月深情又如何,没有思念的人儿在身边,“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结尾四句是对分别后的情景做出的长远想象,把离愁在时间线上拉得更远,思之至也。整首词层层铺垫,离思缓缓流露,没有终极。景语即情语,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很难想象柳永的心思可以如此细腻,而且能直面内心情绪。比起“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自我宽慰激励,柳词的字里行间有放纵儿女情长之嫌,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敢的诚实。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凡是经历过分别的人都会在心里悄悄期待着重逢,不管它成真的概率有几分。幸好有柳三变,让我们的初心从遮掩的裹覆中露出,是否你应该对那个你唯愿与之分享良辰好景的人,上交你的思念呢?

P3-5

作者简介
谷盈莹,九零后作家。已出版作品《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
目录

卷一 离愁·思恨·万水千山总是情

 残月里的泪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邈远平波: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柔肠道不尽离愁: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春风吹不散别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邈远故乡不忍望: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青天明月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卷二 相思·挚情·人生若只如初见

 遥望千山暮雪: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情深梦邈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好梦寻难成: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物是人非烟雨空: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沧桑后顿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卷三 伤春·空叹·无边丝雨细如愁

 疏淡闲雅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轻舟载不动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酒浇风雨又潇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娇袭一身春愁: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卷四 乐观·青春·烈士壮志意难平

 残花犹盛: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怒发冲冠一声吼: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挑灯看剑之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曾经少年侠气: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旁观拍手: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漫兴随意: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暮年再现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卷五 咏史·怀古·悠悠万世随潮去

 如梦的人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回眸历史荧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秦淮孤月残照里: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风光成往昔: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念故国峥嵘: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依稀盛世难记: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卷六 悠游·自在·哲思一缕度人生

 莫枉劳心:粗茶淡饭,赢取饱和暖

 知足心常惬,无求品自高:人生有味是清欢

 闲来几度春秋:酿成千顷稻花香

 何齐人间事: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任时光荏苒: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卷七 她去·悼亡·阴阳两世诉衷情

 月影彷徨忆亡妻: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无言羞见旧时月: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生死难隔依依: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斜阳画角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春宽恨梦窄: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逆境难排: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物是人非: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卷八 自然·人情·迟丽江山别样红

 捻一缕寒光:晚色沉沉,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

 细雨画江南: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举目四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妙手画秋心: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一路追春梦: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绿肥红瘦: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乡村即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卷九 羁旅·思乡·此心安处是吾乡

 陈酒不消乡愁: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羌笛难饮征夫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酒肠难载相思: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打开尘封记忆: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残花落叶愁更苦:点点愁人离思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卷十 豪迈·爱国·斗转星移心不灭

 欲与天公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遗恨壮志未酬: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盼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磅礴英雄气: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

 犹忆岁月峥嵘: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序言

青春的浪花点点,岁月的星光璀璨,徜徉过历史的长河,常常瞥见漂浮在河面上的斑斑点点的亮色。在前行的路上,宋词的出现犹如指路明灯般,冲破了久违的黑暗,照亮了前行的路途。

追溯往昔,仰视星空,再次遥望经历历史沉淀之下的那些璀璨的文学之珠,在宋词的世界里,听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提到宋词,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词人之名喷涌而来;提到宋词,水调歌头、念奴娇、满江红……脍炙人口的词牌之名映入眼帘。踏着唐诗的脚步,宋词开拓出了新的发展疆土,也给它的仰慕者,带来了全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总结出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这般宋词的三境界,正是人生境界的逐步升华。

在历史的坐标上,我们都在努力地找寻着心灵的位置。然而,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面对车水马龙的浮华凡世,为了丰腴物质生活而打拼的人们何曾体会到生命真正的乐趣。

犹记得,莫言先生参加一次文学会议时提出的一个命题——“贫富与欲望”。当人们孜孜不倦的物质追求沦为生命的负累,不曾去真正反顾内心所向,这样的人生是何等悲哀。

愿在宋词的世界里,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于虚妄处重新发现希望之光。

一曲“大江东去”唱不尽一代英雄的悲欢离合,一曲“晓风残月”吹不尽情郎们的离愁别绪。面对久违的爱情,秦观深切吟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面对故去的亡妻,东坡长叹“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惹得人“欲语泪先流”。抑或是放声高歌,唱一曲豪迈雄歌,怒发冲冠一声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壮怀激烈的心灵呼号不仅是一个词人的良知,更彰显着一个爱国志士的精神高境。

那一年,望故乡邈远,不忍登高临远,唯有把那无穷无尽的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一个游子,一个内心深深地烙印着故乡身影的游子,只能把一腔羁旅忧思交与美丽的文字,淡淡的墨香里沉淀出人性的真实和美丽。

那一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份清幽淡泊或许是永驻在人身边,却从不为常人所观所感的风景。可娓娓道来的几句话语,却将普通之景点染成了神境。宋词犹如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有一股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力量,触动着人们的灵魂,赐予读者无穷的力量。  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认识到一种不一样的达观态度。在文字构筑的梦中,每一个人都是寻梦者,每一个寻梦者的光辉都在熠熠闪闪,踏着斑驳青春,重新找寻来时的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宋词的世界里驻足痴望,但见一篇篇词作在淡淡的墨色中对生命呼唤,晕染出一朵朵香气馥郁的白莲花。

风景这边独好。不如在这个阳光慵懒的午后,驻足脚步,轻轻打开心扉,和着音乐,品一杯香茗,遥望那最美的宋词。

内容推荐

年轻时,总以为宋词里都是些袅袅婷婷的柔软佳人,诉说着深闺怨恨,清晨花瓣上的露珠也能引出一长篇的的对薄情郎的斥责与怀恋;抑或文艺男诗人娘里娘气的悼亡词或者寄情于青楼的缠绵情诗。

年长了才懂得,无论是深闺愁绪还是缠绵情诗,哪一个不是对当下的深刻印记。自由懂的感怀、铭记每一个瞬间的悲欢离愁,人生才会变得饱满。

谷盈莹著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悲欢离合)》分为“春光里、秋风起、边塞外、别离时、愁绪中、爱正浓、红尘里、山水间、禅心内、志难酬”10卷,通过对59首知名唐诗的赏析,对诗人传奇经历的叙述,刻画了众多形象鲜明的诗人的形象,并揭示了在文字背后沉默而丰腴的情感世界。

编辑推荐

谷盈莹著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悲欢离合)》是一本原创美文作品集,讲述了宋代诸多著名词人的人生故事,在品读他们的词作篇章的同时带您重新领略其人生经历。

我们读诗词,是因为诗茶相伴的美感。

我们读诗词,是因为痴迷诗中的人生百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悲欢离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谷盈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47074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40
CIP核字 201607452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9.8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