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女娲神话及信仰的考察和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祥林,男,成都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四川省民俗学会秘书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治学涉及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戏剧学与文艺美学。 目录 \t前言/1 \t第一章重新解读女娲神话/1 \t第一节从伏羲说起/1 \t第二节神话的“置换变形”/8 \t第三节“女娲有体,孰制匠之”/16 \t第四节女娲、盘古神话语义考察/23 \t第二章女娲神话及信仰所在土壤分析/30 \t第一节从商易“坤乾”说起/30 \t第二节儒道两家与柔性文化/38 \t第三节华夏农耕文化的初始历程/46 \t第三章女娲神话的原型影响及母题启示/57 \t第一节女祖崇拜及尊母情结/58 \t第二节超人原型与英雄故事/66 \t第三节补天意象和救世情怀/73 \t第四章“女娲戏”考述/82 \t第一节戏曲史上的“补天”之作/83 \t第二节川剧《碰天柱》说略/88 \t第三节其他剧目种种/95 \t第五章女娲庙会及民俗戏剧/107 \t第一节泉州也有娲媓宫/107 \t……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文献阅读和田野寻访,对女娲神话底蕴的重新解读、女娲神话及信仰的土壤分析、女娲神话及信仰的文化传播、女娲神话及信仰的当代呈现等内容做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探讨,以供相关学人和读者参考,有较高学术价值。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女娲神话及信仰的考察和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祥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09718 |
| 开本 | 20cm |
| 页数 | 37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2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CHI |
| 读者对象 | 一般读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90.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