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全译(大字版)/名师讲坛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公孙丑上

共九章

(一)公孙丑问日①:“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②,可复许乎?”

孟子日:“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日③:‘吾子与子路孰贤④?,曾西蹴然日:‘吾先子之所畏也。’日:‘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日:‘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日:“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日:“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日:“以齐王,由反手也。”

日:“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⑤,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日:“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⑥,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⑦,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⑧,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日:‘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⑨。’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①公孙丑:姓公孙,名丑,孟子弟子。②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曾任齐桓公的相,在齐国进行许多改革,增强了齐国的国力,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③曾西:名申,字子西,曾参之子。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⑤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统一天下;后又辅佐成王,巩固了周初的统治。⑥武丁:商代帝王,后被称为高宗。⑦微子……胶鬲:微子,商纣王的庶兄,名启。微仲,微启的弟弟。王子比干,纣王叔父,因多次劝谏,被纣王剖心而死。箕子,纣王叔父。胶鬲,纣王之臣。⑧铉基:锄头。⑨置邮:驿站。

【翻译】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谁贤?’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贤?’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竞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为什么竟拿我同这个人相比?”’(孟子接着)说:“管仲那……

P56-58

目录

前言

梁惠王上(共七章) 

梁惠王下(共十六章)

公孙丑上(共九章)

公孙丑下(共十四章)

滕文公上(共五章) 

滕文公下(共十章) 

离娄上(共二十八章)

离娄下(共三十三章)

万章上(共九章) 

万章下(共九章) 

告子上(共二十章) 

告子下(共十六章) 

尽心上(共四十六章)

尽心下(共三十八章)

序言

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从小得力于母亲教导和环境熏陶,热爱学习毫不松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可说是得到孔子学说的真传。学成之后,面对百家纷争、天下征战的局面,他一方面与杨、墨诸家学说激烈论战,一方面亲率弟子游历宋、滕、齐、梁诸国,向他们阐述“仁政”主张。由于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他的主张显然不合时宜,被人视为“迂阔于事”,遭到诸侯的拒绝。于是他更重于设帐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一大乐趣。到了晚年更是专心于著述讲学,写成传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争论,一说是孟子自著,一说是其弟子共同记述。我们还是同意《史记·孟荀列传》中的说法:“(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说,孟子与其弟子共同参与了著述。从全书思想内容和论辩风格的一致性来说,孟子亲自执笔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个润色审订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而又有较大发展。他的“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制民之产”,即让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产,让他们不饥不寒,养生丧死而无憾。二是“与民同乐”,要统治者注意民心向背,体恤民意,赢得民心。三是“谨庠序之教”,建立人伦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孟子认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这种主张在当时未能行得通,但却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统治者多为人民的生存条件着想,对残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认为可废可弑。这旷古未有的议论,更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闪现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道强光。

孟子不但讲“仁”,也强调“义”。“义”的本意是行为合理适宜。孟子把“义”作为人的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利义相比,应轻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义”的内涵各时代当然有所不同,但利义选择问题,永远存在。因此孟子的利义观影响深远,对我们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恶”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认为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这就是“反求诸己”。其实,人之初无所谓性善性恶,在长大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恶的变化。性善虽是孟子的理论预设,但在分析人的实际道德状况时也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的“人格”论影响深远。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蓄积“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这些主张和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志士,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懂得了这个词汇,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

孟子的教学思想也值得后人重视。他认为学习成绩不决定于天资的高低,而决定于学习的态度,他用生动的故事作比喻,告诫学生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应该“揠苗助长”。他又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教亦多术”,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均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目标,都要因人而异。

内容推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

编者马智强、鲁国尧注译的原则是,广搜博采,会同比较,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出编者认为最能表达原文的解释、最恰当的词语、句式。编者着力于译,《孟子全译》全书以直译为主,少用意译,以便尽可能减少译文失误,避免以己意掺入文意,同时给初学文言者提供方便。语言力求符合语境、人物、文章风格等,注重简洁晓畅。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集中地反映。其深闳的内容,明睿的智慧,在古代社会和其他民族相比,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马智强、鲁国尧译注《孟子全译》将孟子的精髓之作《孟子》进行完整的今译,忠于原著精神,突出哲学思想。分为译文和原文两部,译文用现代简化字,原文用繁体字、古今结合,更好地体会孟子的意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全译(大字版)/名师讲坛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智强,鲁国尧译注
译者 马智强//鲁国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45100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2013182250
中图分类号 B222.54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