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愈庐夜谭(精装)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愈庐”乃袁行霈先生斋号,本书收录先生历年撰写的随笔47篇,多即兴短制,然皆有为而发,造语平实而隽永,余味悠长,可以说在先生的学术论著之外开一新境。《听雨》《茶趣》《读帖》《琉璃厂忆旧》等篇为生活札记,往往撷取日常的一鳞一爪,于简净的笔致中透露出萧然古澹、归真反璞的生活情趣。《赤门与银杏》《樱花》《奈良的鹿》《黄昏》诸篇纪行,追怀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东京讲学的一段经历,以及与伊藤漱平教授结下的深厚情谊,既写景又怀人;《新罕尔道上》记述在大洋彼岸翁同龢后人的私邸寻访翁氏藏书的一段往事。《我的生命树》《燕南园62号》《朴实的力量》各篇写在北大求学、问道及执教生涯,追忆林庚等前辈师恩,而《北大岁月琐忆》历数考入北大后从游国恩、浦江清读经,从余真、曹靖华习俄苏文学,从季羡林、金克木习东方文学,从周一良、邓广铭习中国通史,以及留校后授课、治学、出国讲学逾六十年的生活经历,当得一篇学术自传。此外,《八挽录》一篇,悼念启功、朱家溍、王世襄等八位前辈学人,字字从胸臆中吐出,甚见功力。 作者简介 袁行霈(1936—),字春澍,斋号愈庐、法自然斋。江苏武进人,生于山东济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雅讲席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靠前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1982年至1983年任东京大学外国人教师;1992年至1993年以及1998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做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学者;2002年任中国台湾地区地区淡江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任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至2006年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研究》《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影像》《唐诗风神及其他》《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袁行霈卷》《学问的气象》《愈庐集》《论诗绝句一百首》(其中部分著作被译为日文、韩文)。另有《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卷本(主编)《中华文明史》四卷本(主编之一,有英文、日文译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三十四卷(主编)《盛唐诗坛研究》(靠前作者)《中国诗学通论》(靠前作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百篇》(靠前主编)等。曾获全国普通高校很好教学成果奖重量特等奖(个人),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著作特等奖,哲学社会科学很好著作一等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愈庐夜谭(精装)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袁行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海天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721357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45000 |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 首版时间 | 2017-11-01 |
| 印刷时间 | 2018-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45.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