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青春/秦文君小青春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伟忠愣怔—下,转着大而明亮的眼珠,无奈地擦擦眼皮,沮丧地重新躺下。

伟义是以大欺小,伟忠只比他小一岁而已,眼看个头、身坯比他魁梧,所以伟义更要以长辈的口气对待伟忠,不然自尊受不了。伟忠基本认可他们之间的不平等地位,觉得伟义的脑子很够用的,比自己的强。

伟义想起,今天下午要去捉将军,得配置逮蟋蟀的工具,不如现在去找出手电筒、网套、蟋蟀泥盆,再要锯几根旧竹棍。这么一想,他睡意全无,兄弟俩打着哑语,轻手蹑脚地起床,在床底下找出了逮蟋蟀的家什,避开父母的耳目,溜出家门。

万籁俱静的后院里,隐约传出蟋蟀的叫声,伟义拉着伟忠,幽灵一般围着虫鸣声转悠。

可是,伟忠只逮到一只小不点的蟋蟀,伟义泄气地对伟忠说:“嗯,你想抓将军级别的蟋蟀?想也不要想,没那么容易。”

“曜、曜”几声嘶哑、沉闷、短促的蟋蟀声同时传入伟义兄弟俩的耳膜。

“这肯定是只将军蟋蟀。”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伟义的精神为之大振。

兄弟俩弯着腰,轮换着推着耳朵,辨别“将军”的方位。“将军”鸣啭一次,兄弟俩迅疾向前数步。“将军”哑然不鸣,兄弟俩杵在原地不动,静止得像路边的两根电线杆。唯恐身上的体味、呼吸、脚步震波惊动了“将军”。

最终,他俩循着鸣声,在后院明达家厨房的墙角一堆方砖顶端上发现了“将军”的踪迹。伟义果断地打开手中电筒,将光束聚焦对准威风凛冽,口里吮咂一珠晶莹剔透的晨露,优雅地轮番用前爪梳理前端长须的蟋蟀。

“哇,这蟋蟀好大耶!起码有三蒸半,不会是油葫芦吧?”伟忠兴奋地吸了口气,紧张地用很重的鼻音说。

“别废话,快用网套住它。”伟义急急吩咐着。

“噢,马上。”伟忠哆哆嗦嗦从腰间取出尼龙网套,欲将网套向“将军”。这时候,伟义手上电筒的电力不足,射出的光晕突然变得像明达的黄门牙那么晦黄,还忽明忽暗战栗着。

伟义赶快把手电筒往小腿上用力拍几下,电筒光芒才如病后重愈般的复苏过来。可“将军”早察觉不妙,钻进了T型垒砖堆,匿藏起来。

伟义兄弟气急败坏的,把那一堆垒砖一块块卸下来。伟忠取来水,往砖堆上浇下了五、六盆,可“将军”始终没再想和兄弟俩会见的意思。

“啥人?”明达的外婆误以为有贼来窃砖,披了件衣裳开门察核。兄弟俩只好依依不舍地落荒而逃。

“哪家没爷娘教养的野蛮小鬼……”明达的外婆用一口青浦本地话在背后数落。

很快伟忠向伟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情报,说前些天,明达和对门的“花和尚”鲁小明在楼道拐角处窃窃私语,神态诡谲,他俩在商议去郊县的古镇七宝逮蟋蟀。七宝的蟋蟀不仅个大,还骁勇善战,是享誉全世界的。明达已经锯了不少竹竿,装满整整一书包。“花和尚”鲁小明赤裸上身,用墨水笔在胸前和胳膊上画青色的龙,以示“出征”必胜。

“明达有亲戚在七宝,据说如果他抓不到将军,亲戚也会送他一只意思—下的。”

“真的?天助老巴。”伟义的脸像盛开了一朵鲜花,难以按捺内心的激动,对伟忠说,“今天下午,你一起去,但必须把明达叫上。”

“昨天我和明达发生过小小的肢体冲突呢,同去七宝的事如何凑上去说呢?”伟忠说。

“不管。绞尽你愚笨的脑汁,总会有办法的。”伟义说。

伟忠很快就想出了“钓”明达的主意。他用脸盆装满水,在公共水池旁的洗衣石板上把眼、鼻、嘴憋在盆里,练起了肺活量。

明达外号叫甲鱼,肺活量好,认死理,有时候咬住不放。他拿着自己的脸盆跑来,和伟忠比画比画,针锋相对,要一试高低。明达特意委托伟义做仲裁,类似公证员角色,还从家里取来他外公生前使用过的老式怀表来计时。

“谁输掉,就要满足对方一个要求。”伟忠说。

“肯定你输。”明达说。

比赛在伟义一、二、三的号令下拉开序幕。

伟忠和明达同时把脑袋浸入各自的盆中。脸盆的水从盆的四周哗哗地溢出来,往外吐的气形成水泡咕咕地冒。

……

P32-34

作者简介
秦文君,深受孩子欢迎的有名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贾里贾梅大系”系列长篇小说八册,《开心女孩》、《小香咕全传》、《会跳舞的向日葵》等作品600万字。获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很好少儿读物一等奖,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等50种奖项。作品10余次被改编为电视电影播映,获飞天奖和华表奖。作品曾被译为英文版、日文版、荷兰文版、韩文版等发行海外。
书评(媒体评论)

《小青春》是一部有着浓厚厂力史记忆的成长小说,秦文君多年的文学情怀、人生热望和历史态度在这部小说中得以完整呈现,它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区别于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家标签的小说家,一部区别于寻常儿童文学作品的优质小说。

——《零杂志》主编、书评人 李伟长

后记

不肯潦倒的人

◎李伟长书评人,《零杂志》主编

《小青春》是一部有着浓厚历史记忆的成长小说。秦文君多年的文学情怀、人生热望和历史态度在这部小说中得以完整呈现,它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区别于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家标签的小说家,一部区别于寻常儿童文学作品的优质小说。

秦文君将少年人物放置在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小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就得以体现—不仅对社会环境的客观书写,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少年需要被教育、正常的价值观需要被培育的话,那堪称悲剧的动荡年代如何承担教育少年的社会功能?怎样对抗人性之恶的流散?在这种形态下,人心的散乱和变异轻而易举。人心保持善良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秦文君写到了成长的三个层面——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秦文君写到了少年伟义的爱,纯净的、守候的、无私的感情,它的动人是内敛的,或者说是用来被怀念的。秦文君也写到少年爱情之殇。伟义喜欢的姑娘张靓,因为出身不好,家人常常遭受欺压。两人心生爱意,但这份爱在那个年代如此脆弱,挡不住外来的风暴。张靓需要一个靠山,帮她挡住风雨。少年伟义对此无能为力,张靓是现实生活给他的一记重击。

同青春期的情感相比,心理层面的成长是小说着重书写的部分。伟义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帮同学老巴寻回丢失的裹着《战地新歌》封皮的私密日记本。老巴没有告诉他里面写的什么,只说不管写的什么,总是可以分析出罪名来的,必须要找到。秘密日记本情节的设置,很好地穿起了小说的整体性,这是训练有素的小说家所擅长的布局。有了这根贯穿始终的线索,小说就变得更为规整,情节波澜起伏。因为这根线的存在,小说空张弛有度地写到少年人的其他生活——抓蟋蟀和抢马桶等。为了得到情报,以“将军”蟋蟀换取,这符合少年人的行事逻辑。这几章抓蟋蟀的情节是小说中难得的轻松段落,诙谐风趣中有点胡闹,是印象中的少年生活,是紧张窒息的“文革”生活也难以压抑的少年们天真闹猛的生活。

在成长的社会性这一点,秦文君写出了让人赞叹的章节。白师傅六十大寿摆酒水请街坊们吃饭,伟义跟着妈妈去参加,受到了白师傅家人的热情招呼,白师傅是手艺人,但把最琐碎的落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在生日宴上,找到日记本的伟义被造反分子朱刹胚抓住时,白师傅的儿媳妇挺身而出,招呼伙伴把朱刹胚堵了起来。这一几章节结构之紧凑、语言之鲜活准确、市民生活气息之浓、叙事之镜头感,显出了秦文君扎实的写作功力和独到的细节还原能力。从白师傅到他的儿媳妇的野性表达,脱离政治氛围的市民日常生活得以呈现,特别需要提出.儿媳妇的挺身而出闪现的就是世俗伦理和价值观。加上小说中写到的许多老师,都还保存着为人师者的尊严和正直,这才是大社会背景之下的伦理小生态,少年们的意气和正直来源于此。与滚滚的时代车轮相比,这是缓慢而安静流淌的生命内河。

小伟义的成长最终完成了,恶势力的去世,秘密日记本的寻回,老巴一家的秘密也解开了。小说留给读者的余味显然不止于这些,如果说伟义的成长在于让他认识到,世界和人生有善意,值得奋斗,不要被过去和别人所困,那小说呈现出来的成长意味则更为丰富。当承担外界教育职责的社会和时代失效时,小到一个少年,大到一个社会,完成内在性格和价值观建立的工作会由谁来承担?体制激发下的人性之恶又怎样得到遏制,像朱刹胚这样带有一种不可理解的有毒的恶魔怎样才不会再出现,谁又能真正收拾得了他们?恶不是一个历史老问题,它永远是当下的,永远会有新的其他恶的产生,与恶的对抗没有一劳永逸的窍门。

当秦文君在伟义身上寄托正义力量的同时,她关于老巴爷爷、老巴妈妈、伟义父母以及白师傅等市民的书写和记忆,才是真的人心之善的来处,犹如微暗不绝的火种燃烧在人的心中,那才是真的希望所在。当王建生最后坦白自己是纵火犯而不是救火英雄被拉去游街时,伟义不顾车上民兵的阻拦,迅速爬上卡车,把王建生衣襟拉下来,盖住肚子,还将军帽脱下来,按在王建生的头顶上。我以为这就是人格的成长。即便在最为困苦潦倒的时候,也有一群人不肯潦倒下去,少年伟义自己耳闻目染,见证了这些,这便是成长的全部意义。

刊于《收获》2016年《长篇专号》(注:已有删节)

目录

第一章 秘密

第二章 教室风云

第三章 谜

第四章 将军

第五章 五人行

第六章 结盟

第七章 罪恶的小芽

第八章 窘迫

第九章 风波迭起

第十章 夜深沉

第十一章 半夜受赏

第十二章 改选

第十三章 风暴将至

第十四章 消沉的日子

第十五章 奇怪的酒席

第十六章 心

第十七章 风暴

第十八章 成长

后记 不肯潦倒的人 李伟长

内容推荐

《小青春》主人公李伟义的好朋友老巴“隐瞒”了一个“大秘密”,这让伟义的好奇心像一头饥饿的小豹子一样窜出来,原来老巴的《战地新歌》的歌本丢了,表面上是歌本,实际是一本秘密日记,这个日记里隐藏着全家人的“罪证”。他们急忙找来同学王建生、明达、王启朝、刘孝逵询问,李伟义顺着各种线索一直地寻觅下去,学校食堂着火的时候,王建生冲在第一个为学校抢救物资,学校为他开表彰会,他一下子成了名人和英雄。然而,有时事件的阴错阳差或峰回路转,不是能预计的,人算不如天算,往往在一瞬间,世界全部变化了。作者秦文君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上海这个大城市中少年的人格成长、人性的复杂,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通过主人公李伟义等形象,一再彰显“正直、正义、善良”等优秀品质永远是人之根基。

编辑推荐

秦文君的《小青春》将少年人物放置在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小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就得以体现不仅对社会环境的客观书写,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少年需要被教育、正常的价值观需要被培育的话,那堪称悲剧的动荡年代如何承担教育少年的社会功能?怎样对抗人性之恶的流散?

主人公少年伟义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帮同学老巴寻回丢失的日记本,一本裹着“战地新歌”封皮的私密日记本。老巴没有告诉他里面写的什么,只说不管写的什么,总是可以分析出罪名来的,必须要找到。伟义想到常在家里被爸爸唠叨,在学校里少说不中听的话,特别不要记日记,很多人就是因为记日记才被抓起来的,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心帮老巴一起寻找这本日记本。这就是少年们的日常校园生活,紧紧裹着一层少年们难以琢磨的政治意味。其中秘密日记本情节的设置,很好地串起了小说的整体性。

伟义的成长最终完成了,恶势力的去世,秘密日记本的寻回,老巴一家的秘密也解开了,有一个圆满结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青春/秦文君小青春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文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37674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78
CIP核字 2017039302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秦文君小青春系列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