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纳凉闲话/大家
内容
试读章节

法味

暮春的一天,弘一师从杭州招贤寺寄来了一张邮片说:

“近从温州来杭,承招贤老人殷勤相留,年内或不复它适。”

我于六年前将赴日本的前几天的一夜,曾在闸口凤生寺向他告别。以后仆仆奔走,沉酣于浮生之梦,直到这时候未得再见。这一天接到他的邮片,使我非常感兴。那笔力坚秀、布置妥贴的字迹,和简洁的文句,使我陷入了沉思。做我先生时的他,出家时的他,六年前的告别时的情景,六年来的我……霎时都浮出在眼前,觉得这六年越发像梦了。我就决定到杭州去访问。过了三四日,这就被实行了。

同行者是他的老友,我的先生S,也是专诚去访他的。从上海到杭州的火车,几乎要行六小时。我在车中,一味回想着李叔同先生——就是现在的弘一师——教我绘图音乐那时候的事。对座的S先生从他每次出门必提着的那只小篮中抽出一本小说来翻,又常常向窗外看望。车窗中最惹目的是接续奔来的深绿的桑林。

车到杭州,已是上灯时候。我们坐东洋车到西湖边的清华旅馆定下房间,就上附近一家酒楼去。杭州是我的旧游之地。我的受李叔同先生之教,就在贡院旧址第一师范。八九年来,很少重游的机会,今晚在车中及酒楼上所见的夜的杭州,面目虽非昔日,然青天似的粉墙,棱角的黑漆石库墙门,冷静而清楚的新马路,官僚气的藤轿,叮当的包车,依然是八九年前的杭州的面影,直使我的心暂时返了童年,回想起学生时代的一切的事情来。这一夜天甚黑。我随S先生去访问了几个住在近处的旧时师友,不看西湖就睡觉了。

翌晨七时,即偕S先生乘东洋车赴招贤寺。走进正殿的后面,招贤老人就出来招呼。他说:

“弘一师日问闭门念佛,只有送饭的人出入,下午五时才见客。”

他诚恳地留我们暂时坐谈,我们就在殿后窗下的椅上就座,S先生同他谈话起来。

招贤老人法号弘伞,是弘一师的师兄,二人是九年前先后在虎跑寺剃度的。我看了老人的平扁的颜面,听了他的粘润的声音,想起了九年前的事:

他本来姓程名中和。李先生剃度前数月,曾同我到玉泉寺去访他,且在途中预先对我说:

“这位程先生在二次革命时曾当过团长(?),亲去打南京。近来忽然悟道,暂住在玉泉寺为居士,不久亦将剃度。”

我第一次见他时,他穿着灰白色的长衫,黑色的马褂,靠在栏上看鱼。一见他那平扁而和蔼的颜貌,就觉得和他的名字“中和”异常调和。他的齿的整齐,眼线的平直,面部的丰满,及脸色的暗黄,一齐显出无限的慈悲,使人见了容易联想螺蛳顶下的佛面,万万不会相信这面上是配戴军帽的。不久,这位程居士就与李先生相继出家。后来我又在虎跑寺看见他穿了和尚衣裳做晚课,听到他的根气充实而永续不懈的粘润的念佛声。

这是九年前的事了。如今重见,觉得除了大概因刻苦修行而蒙上的一层老熟与镇静的气象以外,声音笑貌依然同九年前一样。在他,九年的时间真是所谓“如一日”吧!记得那时我从杭州读书归来,母亲说我的面庞像猫头;近来我返故乡,母亲常说我面上憔悴瘦损,已变了狗脸了。时间,在他真是“无老死”的,在我真如灭形伐性之斧了。——当S先生和他谈话的时候我这样想。

坐了一会,我们就辞去。出寺后,又访了湖上几个友人,就搭汽车返旗营。在汽车中谈起午餐,我们准拟吃一天素。但到了那边,终于进王饭儿店去吃了包头鱼。

下午我与S先生分途,约于五时在招贤寺山门口会集。等到我另偕了三个也要见弘一师的朋友到招贤寺时,见弘一师已与S先生对坐在山门口的湖岸石埠上谈话了。弘一师见我们,就立起身来,用一种深欢喜的笑颜相迎。我偷眼看他,这笑颜直保留到引我们进山门之后还没有变更。他引我们到了殿旁一所客堂。室中陈设简单而清楚,除了旧式的椅桌外,挂着梵文的壁饰和电灯,大家坐了,暂时相对无言。然后S先生提出话题,介绍与我同来的Y君。Y君向弘一师提出关于儒道、佛道的种种问题,又缕述其幼时的念佛的信心,及其家庭的事情。Y君每说话必垂手起立。弘一师用与前同样的笑颜,举右手表示请他坐。再三,Y君直立如故。弘一师只得保持这笑颜,双手按膝而听他讲。

我危坐在旁,细看弘一师神色颇好,眉宇闻秀气充溢如故,眼睛常常环视座中诸人,好像要说话。我就乘机问他近来的起居,又谈起他赠给立达学园的《续藏经》的事。这经原是王涵之先生赠他的。他因为自己已有一部,要转送他处,去年S先生就为立达学园向他请得了,弘一师因为以前也曾有二人向他请求过,而久未去领,故嘱我写信给那二人,说明原委,以谢绝他们。他回入房里去了许久,拿出一张通信地址及信稿来,暂时不顾其他客人,同我并坐了,详细周到地教我信上的措词法。这种丁宁郑重的态度,我已十年不领略了。这时候使我顿时回复了学生时代的心情。我只管低头而唯唯,同时俯了眼窥见他那绊着草鞋带的细长而秀白的足趾,起了异常的感觉。

“初学修佛最好是每天念佛号。起初不必求长,半小时、一小时都好。惟须专意,不可游心于他事。要练习专心念佛,可自己暗中计算,以每五句为一单位,凡念满五句,心中告一段落,或念满五句,摘念珠一颗。如此则心不暇他顾,而可专意于念佛了。初学者以这步工夫为要紧,又念佛时不妨省去‘南无’二字,而略称‘阿弥陀佛’。则可依时辰钟的秒声而念,即以‘的格(强)的格(弱)’的一个节奏(rhythm)的四拍合‘阿弥陀佛’四字,继续念下去,效果也与前法一样。”

Y君的质问,引起了弘一师普遍的说教。旁的人也各提出问话:有的问他阿弥陀佛是什么意义,有的问他过午不食觉得肚饥否,有的问他壁上挂着的是什么文字。  P3-5

目录

第一辑 渐

 法味

 白采

 幼儿故事

 伯豪之死

 大艺术家的孙子做骗子

 我的苦学经验

 剪网

 渐

 自然

 颜面

 儿女

 闲居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天的文学

 东京某晚的事

 楼板

 姓

 忆儿时

 华瞻的日记

 阿难

 展梦

 艺术三昧

第二辑 缘

 缘

 大帐簿

 秋

 寄宿舍生活的回忆

 旧话

 甘美的回味

 小白之死

 胡桃云片

 画谶

 陋巷

 标题音乐

 忆弟

 取名

 吃瓜子

 读书

 邻人

 蝌蚪

 给我的孩子们

 作父亲

 儿戏

 旧地重游

 两场闹

 梦痕

 两个“?”

 怜伤

 爱子之心

 梦耶真耶

 新年

第三辑 春

 春

 五月

 肉腿

 送考

 市街形式

 野外理发处

 看灯

 鼓乐

 荣辱

 蜜蜂

 杨柳

 惜春

 放生

 素食以后

 学画回忆

 比较

第四辑 闲

 闲

 云霓

 都会之音

 半篇莫干山游记

 二学生

 二重生活

 七巧板

 访疗养院记

 蟹

 家

 房间艺术

 看残菊有感

 物语

 午夜高楼

 生机

 梧桐树

 山中避雨

 纳凉闲话

 西湖船

 钱江看潮记

 初冬浴日漫感

 无常之恸

 新年怀旧

序言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翻译家和音乐教育家,是20世纪一位具有多方面贡献的艺术大师。

丰子恺从故乡石门湾小学毕业之后,191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一师期间,丰子恺深受老师李叔同、夏丐尊的影响,倾心于绘画、音乐和国文,所以丰子恺的散文和他的漫画一样,清新、朴实、智慧和隽永,既有思想又有哲理,让人感觉回味无穷又意味深长。

20世纪20年代丰子恺从日本游学回来后,又投身于艺术教育,先后在上海、白马湖等地教书,传授艺术心得和体会;后来,丰子恺的散文以《缘缘堂随笔》的名义结集出版,从此,《缘缘堂随笔》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让人心灵温润的著名品牌。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题材,都来自他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包括对儿童生活、儿童心理的观察,其所见所闻栩栩如生、信手拈来,成为丰子恺笔下清新、自然的散文内容,让人读之又读,爱不释手。过去,丰子恺的散文只要一经问世,便散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为一代又一代的广大读者奉为经典。

《纳凉闲话》是我们选取了丰子恺在抗战前的部分散文作品重新出版一。这些散文作品,有丰子恺对儿童世界的关注,也有他对儿童生活的换位思考的细心感受;有儿时记忆,也有艺术感悟;有世俗美丑,也有佛教禅意,林林总总,内涵丰富。文章虽都不长,但都有滋有味。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今天读来仍感到丰子恺先生对生活的感悟依然无比新鲜!

丰子恺先生于1975年9月在上海去世,没有熬过“文革”,也没有赶上拨乱反正后的好日子。但他创作的许多散文却处处透着生活中的美和甜,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这些散文作品连同丰子恺、缘缘堂这些名字,会一起流传下去,直至永远。

本书采用丰陈宝、丰一吟同志的注释,在此致谢。

内容推荐

《纳凉闲话》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为中国现代文学、漫画、音乐和翻译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丰子恺。本书精选了丰子恺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部分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作品,有作者对儿童世界的关注,也有他对儿童生活的换位思考的细心感受;有儿时记忆,也有艺术感悟;有世俗美丑,也有佛教禅意:林林总总,内涵丰富。文章虽都不长,但都有滋有味……

编辑推荐

丰子恺深受老师李叔同、夏丐尊的影响,倾心于绘画、音乐和国文,所以丰子恺的散文和他的漫画一样,清新、朴实、智慧和隽永,既有思想又有哲理,让人感觉回味无穷又意味深长。

《纳凉闲话》是编者选取了丰子恺在抗战前的部分散文作品重新集结出版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纳凉闲话/大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丰子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44127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405797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