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藏族诗学修辞指南 |
内容 | 作者简介 贺文宣,男,汉族,陕西城固人,党员,生于1933年6月,1956-1960年先后就读于青海民族学院和西北民族学院藏文本科,196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古藏文研究班,获硕士学位,此后,回西北民族学院任教,中途与1970-1978年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专职担任汉藏翻译8年,1978年底返回西北民族学院一直担任本科和研究所的藏汉翻译教学、科研和翻译实践活动。2005年9月,被中国翻译协会评为资历翻译家。 目录 译者的话 作者前言 第一章 第一节 诗学之序言 一、本学科总体介绍 二、诗学在藏区兴起之沿革 三、学习诗学应以哪个版本为范本 四、《诗镜》的篇幅和内容 五、学会诗学有益处 六、不懂诗学是缺陷 七、学诗应有多内因 第二节 诗学的本体 一、诗学的本体概述 二、绝句的写法 三、绝句诗歌的种类有四 第一类 自解式 第二类 通类式 第三类 仓储式 第四类 集聚式 四、绝句诗的三性相 第一性相 诗作的入门 第二性相 诗作的主体 第三性相 诗作的写法 五、散文诗的写法 六、相间体诗的写法 七、诗歌的其他划分品类 八、四种语言的各个自性 九、运用四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代表作品 第三节 诗歌的庄严 一、诗歌的庄严之自性 二、辞格的划分 三、非共同修饰法的含义 四、非共同修饰法的划分 五、总述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一种双关修饰法 六、双关修饰法中所讲送气字与不送气字之区别 七、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之第二种极明修饰法 八、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三种平等修饰法 九、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四种悦耳修饰法(分八种) 十、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五种极柔修饰法 十一、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六种义明修饰法 十二、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七种宏壮修饰法 十三、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八种显赫修饰法 十四、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九种美妙修饰法 十五、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中之第十种等持修饰法 十六、十种非共同修饰法之结束语 …… 第二章 第三章 《诗学歌诀·神奇之钥》成文简介 历代学者翻译、撰写的诗学论著和注疏目录 内容推荐 由东噶·洛桑赤列所著的《藏族诗学修辞指南》是对古印度的《诗镜》一书作注释的一本书。其内容体系和范围基本与《诗镜》一致,全书共分三章三个部分:第一章诗学的本体;第二章诗学的庄严(修辞格);第三章字音、隐语修饰和除过。这三章中以第二章诗学的庄严为本书的重点,全书共讲述了两百多种修辞格的定义,每一定义之后分别各列举有三个时代的藏族人对该辞格运用的诗例,在修辞上,很有启发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藏族诗学修辞指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东噶·洛桑赤列 |
译者 | 贺文宣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384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9 |
出版时间 | 2016-05 |
首版时间 | 2016-05 |
印刷时间 | 2016-05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4 |
CIP核字 | 2015233932 |
中图分类号 | I351.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