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多元文化与教育:第6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本书为学术研究集刊,致力于文化的整理、研究和评论,以多元文化理论探讨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目录 文化整理 普忠良 藏羌彝走廊文化域中的神职祭司:“毕摩”与“释比” 吴洋丹 巴美人谷美人去哪儿了 朱静 孙芙蓉 北川羌族传统婚俗民歌整理 阿苏克的莫 彝族婚俗中“窝让遮”的嬗变及其原因 任虹燕 同一农村社区中傈僳族和汉族的传统道德教育之比较 曾军 农村社区传统德育资源的表现形式及其当代价值 田野研究 邱枫蓝 师范生“服务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探索 方涵 内地西藏班30年:一代人的教育记忆 秦依 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孙嘉蔚 成都小学性教育现状调査 文化评论 方旭东 剩女、生命哲学及社会 杨明明 视听时代人如何沉思 顾尔伙 电影《天菩萨》中的民俗文化分析 董鹏 向德国制造业学什么 学术视野 诸葛漫 李涯 澳大利亚“邦哥拉”原住民瀕危语言保护中会话技术的应用 王明 王小丰 民语&外语:人类学语境下一项民语教育招生政策的新考量 周大众 论民族教育研究中文化相对主义立场及其超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多元文化与教育:第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巴登尼玛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07066 |
开本 |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5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