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2辑)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曾毅平,博士,教授。现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工作),兼任华文教育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南修辞学会副会长、商务印书馆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编辑委员会委员、渤海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修辞学;方言学;语体与语言风格学;汉语靠前推广。至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 目录 缅甸改革开放对华文学校之影响 西方汉学中汉语语法观的自我传播——从《中国文法》与《中华帝国通史·汉语文法概略》的互文性说起 英国温莎的汉语教学现状 “对不起”及其他——兼议汉日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海外华文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版华文教材《侨教双周刊》的演进与优化 《弟子规》与音韵蒙书对华文教育的启示 汉语教材例句的典型性考察 澳大利亚Heritage Chinese中文教材选材研究 需求分析对孔子学院建设的作用与分析模型的构建 泰国华裔留学生汉语使用任务需求分析 华裔留学生学习效益研究 中文沉浸式教学之推广、运用与研究——以短期华语语文营之华语教师教学为例 翻转教学在华语课堂上的运用 两岸商务汉语词汇常用网络资源探讨 《商务汉语常用词语表》数据统计及完善建议 外国留学生汉字识字量与用字水平的相关研究 中、高级留学生同音字书写偏误研究 汉语学习者汉字认知过程中整字对部件的影响——基于日韩学生与泰印学生的对比 老挝汉语初学者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昆明学院老挝留学生普通话语音学习的调查 基于会话分析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交接研究 菲律宾华裔中学生汉语正反问习得考察 基于语料库的虚词对比研究——介词“从”“自”和“自从”辨析 “越A越B”的习得偏误考察 趋向补语偏误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 编辑推荐 多年来,海峡两岸对外汉语、华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上各自有着丰富的实践,在华文教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理论和方法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形成了各具优势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视野和成果上可互融互通和互补。由曾毅平主编的《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2辑)》一书为各位丛事华文教学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方便华文教学老师了解业界动态。 内容推荐 多年来,海峡两岸对外汉语、华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上各自有着丰富的实践,在华文教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理论和方法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形成了各具优势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视野和成果上可互融互通和互补。《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二辑)为各位丛事华文教学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方便华文教学老师了解业界动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曾毅平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曾毅平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1870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4 |
| 出版时间 | 2016-12 |
| 首版时间 | 2016-12 |
| 印刷时间 | 2016-12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8 |
| CIP核字 | 2016125187 |
| 中图分类号 | H195.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41 |
| 宽 | 186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