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卷正文分为十六章,其章节的安排是兼顾时间逻辑和发展逻辑进行的。
首先,按科举制度大的类别,分为贡举制度、武举制度、制举与词科制度三大类;最后一章,则是科举制度的社会作用与影响,与科举制度有密切关系,但又超出了科举制度的范围。在上述三种科举制度中,贡举制度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所以用了十三章的篇幅,从各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论述。而武举制度、制举与词科制度则各用了一章的篇幅。本卷没有叙述童子举制度,一是由于童子举制度不太重要,在宋朝产生的作用不大,二是时间关系,来不及全面、详细地考察童子举制度。
作者简介
张希清,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曾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宋、辽、西夏、金史,中国科举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著有《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宋朝典制》、《中国考试通史》第二卷(宋代部分)、《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宋代卷)等,主编《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澶渊之盟新论》、《10~13惜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一、变“恩归有司”为“恩由主上”: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
二、公开、平等、择优:科举考试方法的完备
三、经世致用:贡举科目与考试内容的演变
四、取士与育才统一:科举与学校相结合
五、共治天下:及第授官优待士人
第二节 宋朝科举制度研究状况
一、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文献及其整理与研究
(一)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文献
(二)关于宋朝科举制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二、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研究
(一)第一阶段(1900-1949年)
(二)第二阶段(1950-1989年)
(三)第三阶段(1990-1999年)
(四)第四阶段(2000-2014年)
第三节 本卷的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宋朝贡举科目设置
第一节 进士科
第二节 诸科
一、九经科
二、五经科
三、三礼科
四、三传科
五、学究科
六、开元礼与开宝通礼科
七、三史科
八、明法科与新科明法科
九、经律科
第三节 说书举与明经科的迭兴迭废
一、说书举
二、明经科
第四节 经明行修与八行科昙花一现
一、经明行修科
二、八行科
第五节 宋朝贡举科目沿革的特点及其原因
第二章 宋朝贡举开科制度
第一节 宋朝贡举周期的演变
一、太祖建隆元年至仁宗嘉祐二年的贡举周期
二、仁宗嘉祐二年至南宋末年的贡举周期
第二节 宋朝贡举颁布科诏的演变
第三节 宋朝贡举的应举资格
一、品行端正,未曾犯刑责
二、身份清白,非曾为僧道胥吏
三、身无期周尊长丧服
四、身体健康,未被废疾
五、本贯取解,非为寄应
六、在学听读一定日限
第三章 宋朝贡举解试制度
第一节 诸路州府军监解试
……
第四章 宋朝贡举省试制度
第五章 南宋贡举类省试制度
第六章 宋朝贡举殿试制度
第七章 宋朝贡举考场管理制度
第八章 宋朝贡举考试内容
第九章 宋朝贡举试卷考校制度
第十章 宋朝贡举特奏名制度
第十一章 宋朝贡举锁厅试制度
第十二章 宋朝贡举宗室应举制度
第十三章 宋朝贡举的朝集与恩荣
第十四章 宋朝武举制度
第十五章 宋朝制举与词科制度
第十六章 宋朝科举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附录一 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
附录二 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希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43647
开本 16开
页数 9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45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2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1284
CIP核字 2017035210
中图分类号 D691.3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4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