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民国北京政府分税制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引入为视角, 详尽梳理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税制演变过程, 并对其运行实效作出评估, 进而认为: 分税制的引入是在地方势力极度膨胀时中央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这种嫁接性功利性特征虽有利于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但常因政令难出都门而收效甚微, 很难实现由脱序到整合的美妙构想。分税制的筹议始于晚清, 初试在民初, 但改革的愿景一直还是远景。各项税收制度的完善和众多征管机构的建立并未给民国税收带来好运。中央权威的丧失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弱化, 地方军阀对中央财政的恶意侵蚀和列强对中国税政的野蛮干预等使中央财政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清末民初是中国税收现代化的奠基时代。税收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国家独立和社会稳定, 其基本要求是税收法定。税收法治化是税收文明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初社会的急剧动荡恰是其致命缺陷, 军阀财政必然罔顾民生, 过度的资源汲取必然动摇国家根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北京政府分税制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向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719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1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36 |
CIP核字 | 2020169365 |
中图分类号 | F81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