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味湖北
内容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湖北是旅游大省,风景名胜众多,同时也是中华美食的大观园。很多旅游者来这里旅游都会被这些特色的美食所吸引。本书集旅游指南和美食地图为一体,用清丽淡雅、平实朴素的语言描写了湖北的城市风光与美妙味道。全书精选受大家欢迎的几十处旅游地和脍炙人口的美食,配以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定会让你的旅行畅快而难忘,边游边吃,在旅游的过程中体味美食,在体味美食中享受旅途的愉悦。

目录

详情-15.png

序言

湖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武汉的黄鹤楼、归元寺、
红楼,无不见证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除此以外,以道教圣地而闻名世界的十堰武当山、以刘备“
三顾茅庐”而声震四方的襄阳古隆中、以文化古城著称的荆州等地,都有着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也有着自己的饮食文化特色。
   

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向来被称为“九省通衢”。由
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环境,武汉成为南来北往的
重要交通枢纽,所以武汉的美食和小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香气四溢的热干面、金黄诱人的豆皮、清香鲜美的清
蒸武昌鱼、麻辣美味的郧阳三合汤、清香爽口的神仙叶凉粉,怎能错过呢?
   

荆州被称为“千年古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的
都城,在三国时期又是群雄逐鹿之地,所以荆州的美食充
满了厚重的历史色彩。薄如纸片的千张扣肉、细腻爽滑的
鱼糕、香脆的风干鸡,谁不想品品这沉淀了千年的历史风
味?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北人,我希望通过本书,将湖
北各地的美食分享给您。

导语

《寻味湖北》精选湖北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通过介绍其制作方法、历史背景、菜品特色等,让读者从中体会到地域不同带来的各色饮食文化。以灵性的文字和生动的手绘插图,将具特色的湖北美食历历数来,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领略到湖北旖旎的风光和民俗风情以及从美食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本书集旅游指南和美食地图为一体,让作为游客的读者边游边吃,在旅游的过程中体味美食,在美食中享受旅途的愉悦。

精彩页

武汉热干面  你吃了没?
   

我有一个姑父是武汉人,来武汉上学以前,我就已经品尝过他从武汉带回来的热干面。住在他家的时候,每当早晨我想赖床,他就会用飘香的热干面馋我,这让我对武汉这座城市十分向往。高考那一年填志愿,我果断报考了武汉的学校,因为他已拿美味的热干面诱惑我八百回了。
   

武汉的热干面种类繁多,好吃的不止一家,最响亮的当属“蔡林记”,它是武汉早餐界的招牌。在吃蔡林记的热干面以前,武汉的同学小凤就说,蔡林记的热干面不同于其他的热干面,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当我问她的时候,她又故意神秘一笑,不作回答。当我手捧蔡林记的热干面,闻着那浓郁的香气,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黄澄澄的热干面上浇着一圈黑色的酱,这个酱就是芝麻酱,这也是蔡林记的热干面不同于其他热干面的地方。很多热干面的酱是咖啡色的,而蔡林记的酱是黑色的。芝麻酱的颜色不同,原因在于制作芝麻酱的原料不同。据说蔡林记的芝麻酱是用黑芝麻压磨而成,独家秘制,所以香味格外浓郁。芝麻酱是热干面必不可少的调料,如果说豆瓣酱是川菜的灵魂,那么芝麻酱就是热干面的灵魂。正是因为有了芝麻酱,热干面才独具风味。筋道有力的热干面蘸上黑色的芝麻酱,再拌上葱花、酱萝卜、酸豆角等,脆爽喷香,口感十足。
   

这里的热干面除了芝麻酱别具特色,面条也是事先煮熟的,这样一方面吃起来比较筋道,另一方面也更利于保存。武汉夏天的温度高,食物没吃完隔夜就容易变质。20世纪20年代,一个叫李包的以卖面条为生的商人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保存办法。他把没卖完的面条用开水煮过,摊开放在案板上晾着,一不小心把香油壶打翻了,面条上都是香油,此时他发现面条竟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第二天,他把这些面条放到热水锅里烫几下,过滤掉水之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芝麻酱、葱花、酱萝卜等调料出售,竞广受欢迎。人们问这叫什么面,李包随口说了个“热干面”。从此以后,李包就用这种方法保存并制作面条。后来,蔡明伟夫妇学会了做热干面的手艺,又对其反复改良,形成了武汉的老字号“蔡林记”。
   

虽然蔡林记的热干面香气诱人,但在品尝以前,要耐着性子把这些调料拌匀,尽量让芝麻酱的香汁渗透到每一根面条之中。热干面的魅力在于,单单闻着那个香味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我常常是流着口水把面拌好。咽着口水,趁着面条刚出锅热乎乎的时候,把芝麻酱拌匀,待热干面色、香、味俱全以后,就可以好好品尝了。
   

武汉热干面的特点充分体现在“热”和“干”这两个字上,秉承了武汉人火暴干脆的性子。吃久了,真的觉得这种食物太接地气了,带着武汉人的特性和灵气,简单直接,热忱筋道。
   

每当饥肠辘辘或者心情低落时,我都会闻着芝麻酱的香味,拌着葱花、酸豆角等调料,挑起一筷子热干面,吸溜一口,咀嚼两下,顿时觉得生活很美好。
   

汤包  一年四季都很美味     

从上小学起,我就爱吃小笼包。对于我这种喜欢赖床的懒虫来说,这种食物再合适不过了。起床之后,在路边买上一袋小笼包,早上就可以饱餐一顿。上大学以后,听武汉的同学小凤提起特色小吃汤包,就很想去尝一尝。
   

武汉的汤包和热干面一样,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吃。在武汉的街头巷尾,你总能看到汤包铺子,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四季美”。如果说“蔡林记”是热干面的招牌,那么“四季美”就是汤包的标杆。
   

为了品尝四季美的汤包,我忍着饥饿,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古肆明清街,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像吃小笼包那样一口一个将汤包吃掉。幸好朋友提醒我,汤包里有汤汁,吃的时候切不可心急,否则刚出锅的汤包汁水滚烫,会烫伤嘴。
   

我夹起一个汤包端详起来。小小的汤包乖巧地待在笼屉里,上面捏着一些细密的褶子,就像一条条撑起的婚纱裙摆,十分美丽动人。刚刚出锅的汤包,透亮的皮儿里透出里面的馅儿。轻轻咬开汤包的皮儿,只见包子里充满了汁水,再顺着咬开的口子慢慢把汁水吸进嘴里,汤汁鲜美爽口。吸尽了汤汁;就可以细细品味汤包的皮儿和馅儿了。皮儿轻薄软腻,馅儿新鲜滑嫩,真是好吃极了。
   

小凤说,汤包这一饮食文化与武汉的历史有关。汉口当年是第一大商业码头,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络绎不绝,各方的商人在此安顿经营,江苏一带的汤包就渐渐被带到了武汉。1922年,水果贩子田玉山改做熟食汤包,开了第一家“四季美”,又按武汉人的口味和习惯反复改良汤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四季美的汤包口味繁多,有香菇汤包、鸡茸汤包、蟹黄汤包、虾仁汤包等。馅儿不同,口味也不同。四季美创办年代久远,和蔡林记一样,都流传了近百年,因此成为武汉汤包界的老字号。
   

江南一带的人品尝过四季美的汤包,会产生一种熟悉感,因为四季美的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改良而成的。同时,它又具有武汉的特色:皮儿薄、汤汁足、馅儿嫩、味道鲜。其制作尤其讲究,汤包的馅儿必须剁成泥,这样才能保证肉质细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味湖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150810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306
CIP核字 2019157839
中图分类号 TS971.2(26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