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上山擒虎易,果然开口告人难。
一连奔走六日,并无铢两,一双空手,羞见芳卿,故此这几曰不敢进院。今日承命呼唤,忍耻而来。非某不用心,实是世情如此。”十娘道:“此言休使虔婆知道。郎君今夜且住,妾别有商议。”十娘自备酒肴,与公子欢饮。睡至半夜,十娘对公子道:“郎君果不能办一钱耶?妾终身之事,当如何也?”公子只是流涕,不能答一语。
渐渐五更天晓。十娘道:“妾所卧絮褥内藏有碎银一百五十两,此妾私蓄,郎君可持去。三百金,妾任其半,郎君亦谋其半,庶易为力。限只四日,万勿迟误。”十娘起身将褥付公子,公子惊喜过望,唤童儿持褥而去。径到柳遇春寓中,又把夜来之情与遇春说了。将褥拆开看时,絮中都裹着零碎银子,取出兑时果是一百五十两。遇春大惊道:“此妇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吾当代为足下谋之。”公子道:“倘得玉成,决不有负。”当下柳遇春留李公子在寓,自出头各处去借贷。两日之内,凑足一百五十两交付公子道:“吾代为足下告债,非为足下,实怜杜十娘之情也。”
李甲拿了三百两银子,喜从天降,笑逐颜开,欣欣然来见十娘,刚是第九日,还不足十日。十娘问道:“前日分毫难借,今日如何就有一百五十两?”公子将柳监生事情,又述了一遍。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两个欢天喜地,又在院中过了一晚。
次日,十娘早起,对李甲道:“此银一交,便当随郎君去矣。舟车之类,合当预备。妾昨日于姊妹中借得白银二十两,郎君可收下为行资也。”公子正愁路费无出,但不敢开口,得银甚喜。说犹未了,鸨儿恰来敲门叫道:“嫩儿,今日是第十日了。”公子闻叫,启户相延道:“承妈妈厚意,正欲相请。”便将银三百两放在桌上。鸨儿不料公子有银,嘿然变色,似有悔意,十娘道:“儿在妈妈家中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干金矣。今日从良美事,又妈妈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鸨儿无词以对,腹内筹画了半晌,只得取天平兑准了银子,说道:“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平时穿戴衣饰之类,毫厘休想!”说罢,将公子和十娘推出房门,讨锁来就落了锁。此时九月天气。十娘才下床,尚未梳洗,随身旧衣,就拜了妈妈两拜。李公子也作了一揖。一夫一妇,离了虔婆大门。
鲤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
公子教十娘且住片时:“我去唤个小轿抬你,权往柳荣卿寓所去,再作道理。”十娘道:“字中诸姊妹平昔相厚,理宜话别。况前日又承他借贷路费,不可不一谢也。”乃同公子到各姊妹处谢别,姊妹中惟谢月朗、徐素素与杜家相近,尤与十娘亲厚。十娘先到谢月朗家。月朗见十娘秃髻旧衫,惊问其故。十娘备述来因,又引李甲相见。十娘指月朗道:“前日路资,是此位姐姐所贷,郎君可致谢。”李甲连连作揖。月郎便教十娘梳洗,一面去请徐素素来家相会。十娘梳洗已毕,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翠钿金钏,瑶簪宝珥,锦袖花裙,鸾带绣履,把杜十娘装扮得焕然一新,备酒作庆贺筵席。月朗让卧房与李甲、杜嫩二人过宿。次日,又大排筵席,遍请院中姊妹。凡十娘相厚者,无不毕集。都与他夫妇把盏称喜。吹弹歌舞,各逞其长,务要尽欢,直饮至夜分。十娘向众姊妹一一称谢。众姊妹道:“十姊为风流领袖,今从郎君去,我等相见无曰。何日长行,姊妹们尚当奉送。”月朗道:“候有定期,小妹当来相报。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众姊妹各唯唯而散。
《警世通言》是明末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稍后刊行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中国短篇白话小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三言”通常亦与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冯梦龙(1574—1646年),长洲(今苏州)人,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等。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与兄梦桂、弟梦熊并有文名,世称“吴下三冯”。他长期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后一度游宦他乡。崇祯三年(1630年)以贡生任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1634·年)知福建寿宁知县,四年后任职期满回到苏州。清兵南下时,参加过反清复明运动。顺治三年(1646年)去世。
冯梦龙一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和创作民间文学,包括小说、笔记、戏曲、民歌、笑话、方志、曲谱等多方面,作品内容与数量之宏富,为明代文学家之冠。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还是“三言”。
关于本书的书名,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绪言》中称:“大抵如僧家因果说法度世之语,譬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出版于天启四年(1624年),全书四十卷,每卷一篇,共计四十篇,由宋元时期民间说话人的底本加工编辑而成。书中所收故事,很多脍炙人口。书中内容主要涉及男女青年的婚姻与命运,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人世沧桑,世间的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展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是中国古代小说宝库中一份宝贵的遗产。
《警世通言》作品中数量最多,也最优秀的,是爱情作品,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像《玉堂春落难逢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等,真实地描写了其时被糟践的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叙述得都十分精彩,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较高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描写商人生活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等,描写经商、商贩以及雇工的道德、心理等情况。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此外,还有赞扬李白与王安石的文才、学识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与《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描写友情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还有公案故事、神怪故事等……都描写得生动自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因为篇幅有限,本书参考权威底本,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进行了解译,在每篇故事前都做了简短的精要简介,对小说情节中难解的词句进行了简要而概括的注释,力求文字精准、流畅、易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领悟其主旨。由于译注者水平所限,书中或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为《警世通言全鉴(典藏版)》。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是一部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之一。为明末冯梦龙所编撰,书中不少篇目是根据前代、今世的传说、野史搜集整理而成,内容涉及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等,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是中国古代小说宝库中一份宝贵的遗产。
《警世通言全鉴(典藏版)》参考冯梦龙《警世通言》权威底本,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进行了解译,在每篇故事前都做了简短的精要简介,对小说中难解的词句进行了简要而概括的注释。内容涉及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等,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