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另一个我--听弗洛伊德解密心理
内容
编辑推荐

弗洛伊德的著作晦涩难懂,对常人而言,想要通读其著作,难免有绞尽脑汁而不得其法的无奈。本书试图化解这一难题,采用原文、直解、经典案例、案例分析、警示五大板块式结构,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另类解读,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更有价值的是,本书还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同时渗透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大家在轻松体会其理论的同时,能做一个心灵的探秘者——认识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和思想,解开生活中的麻团,并有意识地去唤醒自己心灵深处的巨大能量,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去开拓幸福的人生。

内容推荐

本书化解了这一难题。采用原文、直解、经典案例、案例分析、警示五大板块式结构,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更有价值的是,本书还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分析的同时渗透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的案例,让大家在轻松品其理论的同时,能做一个心灵的探秘者——认识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和思想,解开生活中的麻团,并有意识地去唤醒自己心灵深处的巨大能量,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去开拓幸福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过失心理学:探求过失的心里源头

口误:潜意识意愿的直白

口误:内心矛盾的斗争与妥协

口误:未受抑制的联想的干扰

口误:给压抑的心灵透口气

口误:说错人名是侮辱还是崇敬

笔误:对内心秘密的泄露

笔误:一种内心期待的反映

笔误:某种危险隐意的表达

读误:感觉刺激替代的产物

读误:内心对某信息的否定

遗忘:对不情愿的伪装(对日常计划的遗忘)

遗忘:回避不愉快的感触(对专有名词的遗忘)

遗忘:潜意识的不乐意(对某种想法的遗忘)

遗忘:逃避真实的心理动机(对经历的遗忘)

误引:思想的象征性的表现

误引:自我谴责呼声的作用

误引:“献祭行为”的体现

遗失:表示不在意或厌恶

错误:无意识的自我毁灭

第二章 梦的解析: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

梦的来源:个人经历的再现

梦的来源:外部感觉的刺激

梦的来源:主观感觉的刺激

梦的来源:内部躯体的刺激

梦的来源:心理作用的刺激

显意与隐意:从梦的谜面寻求谜底

梦的伪装:某种愿望的满足

梦的目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梦的稽查:通过替代发挥作用

梦的象征:梦的另一个化妆师

梦的象征:象征与象征物的关系

梦的工作:梦形成的压缩作用

梦的工作:把思想转变为视像

梦的工作:梦形成的粘合作用

梦的回归:精神作用的反向运动

第三章 神经病学:对自我觉醒的追求

妄想症:内心深处的病态想法

强迫症:精神负担产生的根源

创伤症:精神创伤进入潜意识

抗拒行为:潜意识受抗拒的支配

压抑症:心理被压抑的产物

幻想症:幻想症的本源探索

神经过敏:受本能作用的扰乱

焦虑症:情绪受压抑的替代物

自恋症:源于自卑感的压抑

移情作用:对自我情感的转移

第四章 性爱心理学:性欲的本质及发展

性倒错:性“对象”的变异

幼儿性欲:幼儿性本能的表现

儿童性欲:儿童性好奇的产生

青春期性欲:性原欲强烈的表现

性欲发展:性欲发展中的危险

性欲发展:受到自我本能的制约

畸恋:男人的对象选择的异型

第五章 超越惟乐原则:影响心理的基本原则

惟乐原则:产生愉快的心理支配

惟乐原则:对不愉快的心理的抗拒

惟实原则:暂时容忍不愉快的存在

重复现象: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

意识功能:克服兴奋中的欲望

死本能:施加趋向死亡的压力

生本能:生的愿望的直接体现

第六章 自我与本我:人类行为的心理动因

本我:受无意识力量的影响

本我: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自我:受知觉系统的影响

自我:对心理力量的管理

本我:能控制本能的冲动

超我:受自居作用影响

超我:监督、批判及管束行为

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试读章节

口误:内心矛盾的斗争与妥协

【原典】

当一个人试图隐藏一种矛盾心理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往往会背叛他,与他开个玩笑。

【直解】

口误中往往包含着矛盾的信息。人的心理世界往往是一个矛盾的内心世界,一种心理会影响或者说干扰另一种心理。这种矛盾心理对抗的结果是,一种心理战胜另一种心理,或者说一种心理向另一种心理妥协。这种结果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也可能表现在我们的行动上,以口误的形式表现出来。

【经典案例】

案例一:

一位男士对一位女士产生了好感,只可惜无论长相、学识还是家庭,两人的差距都很悬殊,根本不可能成为情侣。

一天,男士在大街上偶遇这位女士,心中不禁一阵狂喜,鼓足勇气上前对女士说:“如果你允许,我很高兴‘陪辱’你。”啪!他话一出口,就挨了女士一记耳光。

案例二:

一个政治性的期刊被人投诉为腐败,领导便委托单位的一位编辑发表演讲进行申辩。

当演讲快要结束时,他这样说道:“我们的读者可以作证,我们一向以‘最自私’的态度从事工作,为社会谋福利。”

【案例分析】

在案例一中,那位先生所说的“陪辱”,是由“陪伴”和“侮辱”这两个词混合而成。这一混合词,除了包含陪伴的意思外,还隐含侮辱和占便宜的意思。

显然,这位男士的内心很矛盾:他渴望陪伴这位女士,但又害怕自己的要求会侮辱她。这足以表明男士的动机并不是很单纯,或许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复杂动机,试图加以隐瞒,然而口误出现了,他的潜意识背叛了他。

在案例二中,那位申辩的编辑将“最不自私的态度”误说成“最自私的态度”。实际经过分析即可得知在他心里存在着这样的矛盾:被迫来作申辩和无可奈何的矛盾;自己的观点与领导的观点不一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心理就直接表现在口误上了。

【警示】

矛盾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弗洛伊德认为矛盾心理的产生受意识或者潜意识的影响。在意识层面的矛盾心理,能够被人们感知,而受潜意识影响的矛盾心理,往往会隐而不察。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存在,当我们即使在不觉得疲倦、兴奋和心不在焉时,同样会说错话。

弗洛伊德说,“注意力”理论往往与口误出现的事实并不相符。口误并非完全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多半与说话人当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有关。

一个人,很富有,可很吝啬。一次,他邀请一些朋友开舞会,到晚上11点还很热闹。中间有一个休息时间,大家以为要开宴了,没想到富翁仅用夹肉面包和柠檬汁来待客。恰逢国家大选的日子即将来临,谈话主题自然集中到总统候选人的问题上,讨论越来越激烈。其中一个支持罗斯福的客人大声向主人说:“罗斯福的好处太多了,说也说不完,然而有一件事不能不提,他是一个绝对可靠和公正的人,铁面无餐。”他话一说完,人们便哄然大笑。他把“铁面无私”说成“铁面无餐”,对这一口误的来由,主人与客人都心知肚明,场面难免有些尴尬。

客人出现这样的口误,正是源于这样的矛盾心理:对富翁盛情相邀的感激与对富翁吝啬待客的不满矛盾情绪。

弗洛伊德认为,内心思想的矛盾最容易导致人们把想说的话说反。在说话时,误说反话是思想矛盾在意识言语里的表现,因为相反的话与一个人的潜意识是有关联的,它们的位置相当接近,很容易就

留意他人的口误,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其真实心理。如果对方内心矛盾,我们应有意识地用语言与行为去引导,令其心理倾向有利于彼此关系发展的方向上。如果我们自己经常产生口误现象,就得有意识地平衡、化解内心的矛盾,理性客观地处理事情,做生活的智者。

P6-8

序言

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也是近代历史上对解读人类心灵方面有独特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心理学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学、人类学、医学、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他的学说丰富了人们对人性的解读,改变了人们思考自身的方式,在解决人类心灵纷扰方面功不可没。

遗憾的是,他的著作充满深奥的学术气息,用词晦涩难懂。对常人而言,想要通读其著作以窥探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难免会有绞尽脑汁而不得其法的无奈。

本书化解了这一难题。采用原文、直解、经典案例、案例分析、警示五大板块式结构,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更有价值的是,本书还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分析的同时渗透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的案例,让大家在轻松品其理论的同时,能做一个心灵的探秘者——认识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和思想,解开生活中的麻团,并有意识地去唤醒自己心灵深处的巨大能量,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去开拓幸福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另一个我--听弗洛伊德解密心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倪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7651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