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教逻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这部著作引起了亚洲文化史学家、梵文文献学家及一般哲学家们的重视。
本书是由三部著作所组成的丛书的最后一部。这套丛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亚洲史上堪称最为强有力的思想运动。这种思想运动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印度斯坦流域,逐渐地扩张到几乎整个亚洲大陆,以至日本和印度群岛。因此,这几部著作讨论的是中亚和东亚的主要思想的历史。
目录
书名缩写
前言
绪论
§1.何谓佛教逻辑
§2.逻辑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3.佛教哲学的第一阶段
§4.佛教哲学的第二阶段
§5.佛教哲学的第三阶段
§6.佛教逻辑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
1)唯物主义者
2)耆那教
3)数论
4)瑜伽派
5)吠檀多派
6)弥曼差派
7)正理-胜论派
§7.陈那之前的佛教逻辑
§8.陈那的生平
§9.法称的生平
§10.法称的著作
§11.《量评释论》各品的顺序
§12.释文派的诸注家
§13.迦湿弥罗派或阐义派
§14.第三派或明教派的注家
§15.后佛教逻辑和印度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16.中国和日本的佛教逻辑
§17.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
第一部分 实在与知识
§1.佛教逻辑的范围和目的
§2.何谓知识来源
§3.认识和识别
§4.真理的检验
§5.实在论与佛教的经验观
§6.两种真实
§7.知识来源的两重性
§8.认识活动的界限——教条主义和批判主义
第二部分 可感知的世界
第一章 刹那存在论
§1.问题的提出
§2.实在是能动的
§3.从时空同一性而来的论证
§4.持续性与广延性是非实在的
§5.直接感知(现量)的论证
§6.识别并不能证明持续性
§7.从分析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
§8.从分析非存在概念而来的论证
……
第三部分 构造的世界
第四部分 否定
第五部分 外部世界的真实性
结论
专用名索引
逻辑主题索引
附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教逻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舍尔巴茨基
译者 译者:宋立道//舒晓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19088
开本 32开
页数 6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1997-11-01
首版时间 1997-11-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20
CIP核字 2010044593
中图分类号 B81-093.51
丛书名
印张 21.875
印次 7
出版地 北京
203
142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26:47